文档详情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和对应PPT分析 .pdf

发布:2024-11-11约3.4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第()号选手包礼娟。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济南的冬天》。我的说课

将分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济南的冬天》它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是一篇景美、情美、语

言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选取了一个个独特的角度,描绘了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语言准确生动,充满了对济南的热爱之情。本节课我将充分利用

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依据教材内容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能力目标:

领会作者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的方法;

掌握和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法、评点法、合作研究法掌握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味老舍先生对济南的冬天的热爱之情。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将本文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

细致描绘的方法,通过品读体会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上。

并将学习作者的情景交融的写法作为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因为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适于朗读,所以在文章的讲解中我将坚定

地引入诵读法教学,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领悟文章描景绘物的美,最终领会文章所蕴

含的丰富情感。

(二)学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我将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进行

学法的指导,采用讨论探究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获得研读、精读、

品读的学习方法,品味文中传神的语句。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

环节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首先用课件播放望奎县冬天的情景(图片和音乐)

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冬天是怎么样的?我引导学生用一两个词语概括自己经

历感受过的冬天的特点。

是呀,看到画面里的冬天,总会让人想起“大雪纷飞”、“寒冬凛冽”的景象。

然而在冰雪皑皑的北国之冬中,有一个地方的景色与众不同:它的气候温暖,它的水

在冬天“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这个地方是哪里呢?你们想知道

吗?它就是济南。这节课,我们就在老舍先生的引导下,一起到济南领略济南冬天的

奇景。(点课件:课题)

这样用课件导入,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对比设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出示作者简介:老舍。

环节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初读课文,采用配乐朗读课文的方法,意在培养学生朗读兴趣,营造课堂学

习氛围,并且让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朗读,使学生感知课文。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绘济南的冬天的景致的?课件出示

济南给老舍先生的最大感受就是——温情。于是,全文处处围绕体现着“温晴”,

也体现着“温情”。

环节3: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以温晴识温情——“温情”在我身边

学生朗读第一段,小组交流,领会作者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济南温晴的特点。

因此,作者说济南是个“宝地”。

以温晴看温情——“温情”在我眼前

有人说老舍是一位丹青高手,整篇文章无论从立意,还是从构图色彩看,都是一

幅完整的图画。从细部看,这幅图画又是由多个画面组成,而每个画面都充满着温情

和希望。

教师引导学生跳读课文,寻找温情的画面,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为每

一幅画面起一个名字并说明其理由。学生可能会说出

摇篮安睡图雪后小山图玲珑水晶图

3、以温晴赏温情——“温情”在我心中

我引导启发学生进入对温情的赏读。

老舍先生在本文中描绘了济南的山、济南的水,借山水来展现济南冬天的特点,

在鲜明的形象中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这里的山水情意浓浓。作者在写作上

也展开联想、想象,以温情的形象来比拟温情的上水,用包含温情的语言来描绘温情

的山水。

(一)走近温情的人物形象

景物本身没有生命,没有感情,可是作者拿它当“人”来写。如此,景物也就有

了意境,有了感情,有了情韵,有了内在美。

(课件)结合图片和文中重点句子再体会济南的独特。(读出来)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