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一轮复习欧洲东部和北亚俄罗斯.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克里姆林宫 西部:平原地形, 有利于西部大西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内地;同时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下,俄罗斯欧洲部分气候温和,降水较多也比较均匀,属于温和的大陆性气候。 中部:离海洋渐远,海洋性逐渐减弱,大陆性逐渐增强,西伯利亚地区受极地寒冷气流的影响,冬季严寒而漫长,气温年较差增大,降水减少,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东部:太平洋沿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多雨。 讨论: 1.结合位置、地形、大气环流等因素分析:俄罗斯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2.奥伊米亚康为什么成为北半球的寒极? 3.摩尔曼斯克为什么能够成为不冻港? 地中海气候 摩尔曼斯克 奥伊米亚康:北半球“寒极”,气温曾低到–73℃ ?①纬度位置偏高,大部分地区在50oN以北,太阳高度小,获得太阳辐射少,气温低。 ?②地处亚欧大陆北部,受北冰洋和蒙古高压影响很大,气候严寒。 ?③东部、南部地势较高,阻挡了太平洋暖气流的深入,加重了寒冷程度。? 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且冬季日照时间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少; 海拔高,约2000米 东部、南部地势高,阻挡太平洋暖湿气流 盆地开口面向北冰洋,深受北冰洋冷空气影响。, 位于封闭的盆地中,本身积累的冷空气就很多; 受蒙古高压影响很大,深居大陆内部等 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 思考:俄罗斯的奥伊米亚康,为北半球寒极,绝对最低气温曾达-71℃,气温绝对年较差达101.8℃,世界上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区之一。分析原因。 原因: ①纬度: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小,且冬季日照时间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少; ②地势:海拔较高(大约2000米) ③地形:盆地地形(盆地地形有利于寒冷气流的堆积;盆地开口面向北冰洋,深受北冰洋冷空气影响。) ④其它:强冷高压的控制;深居大陆内部等。 二、俄罗斯 三、气候 奥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寒极的原因 贝加尔湖: 亚欧大陆上最大的淡水湖, 世界最深的湖, 淡水储量最大的湖。 六条河流、一个湖泊 思考:对比分析伏尔加河和位于北亚的三条河流水系特征(流向、流程、内流河/外流河、水能、补给方式等)和水文特征(量、位、冰、沙、凌汛等)? 伏尔加河 水系特征: 自北向南流淌,注入里海; 流程长,为欧洲第一长河; 为世界最长的内流河; 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其次为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水能比较丰富。 水文特征: 流量较大,有春汛、夏汛,结冰期长,含沙量较小。 北亚河流 水系特征: 自南向北流淌,注入北冰洋; 流程长;为外流河; 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其次为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水能非常丰富。 水文特征: 流量较大,有春汛、夏汛,结冰期长,含沙量较小,有凌汛。 四、河流与湖泊 伏尔加河 地位: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丘陵,注入里海,全长3600千米,欧洲最长的河流,世界最长的内流河,俄罗斯最重要的内河航道,河运总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被俄罗斯人誉为“母亲伏尔加”。 结冰期较短,通航时间较长;通航里程长;地势平坦,水量丰富,水流平缓;流域内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通过运河与其它河流、海洋相连。(与顿河相连,通向黑海,通过运河与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相通,称为“五海通航”) 二、俄罗斯 四、河流、湖泊 思考:分析伏尔加河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白海 波罗的海 亚速海 黑海 里海 二俄罗斯 伏尔加河 “五海通航” 贝加尔湖:地壳陷落而成(构造湖)位于西伯利亚,最深处达1600多米,是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 发源于南部山地,向北入北冰洋,水量丰富,有春(积雪补给)、夏两汛,富水能,封冻期长,秋末冬初、冬末春初有凌汛,下游沼泽广布,有永久冻土层。航运价值低。 (结冰期长,流经地区人烟稀少)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 贝加尔湖总容积23600立方公里,占全球淡水湖总蓄水量的1/5,是全世界最深也是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科学家们曾作过假设:若全世界的主要河流均向贝加尔湖注入,则约需1年时间才能灌满,该湖的水可供50亿人饮用半个世纪。 110°E 55°N 二、俄罗斯 五、自然资源丰富 (1)水资源与水力资源: 均居世界第2位; 世界上最广阔的亚寒带针叶林,广布于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和东欧平原北部。 (2)森林资源: (3)矿产资源: 种类多,储量大; 铁矿:库尔斯克 石油:第二巴库、秋明油田 煤矿:库兹巴斯 有色金属:集中在乌拉尔山区 最大的铁矿: ; 最大煤田: ; 最大油田: ; 第二大油田: ; 有色金属分布区: 。 库尔斯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