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垃圾压缩转运站项目可行性报告(doc 11页) .pdf

发布:2025-03-18约1.55万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垃圾压缩转运站项目可行性报告(doc11页)--第1页

卧式双工位垃圾压缩转运站项目

可行性报告

一、立项依据

1.项目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和人口规模都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城市

生活垃圾产量也呈迅速增长趋势。目前全国城市人均年产生活垃圾四百四十公斤,已成

为影响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一大难题。因此,提高生活垃圾的处理水平,加强城市生

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的建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创造更好的生活和投资环境,已成

为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主要措施之一。

以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为例,2002年广州市常住和流动人口已超过1000万,日产垃

圾量已达到6000吨左右,并以每年6.65%左右的幅度增长。其中生活垃圾处理以填埋为

主,约占日产生活垃圾的83%,基本做到无害化处理。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

口增加,垃圾数量不断增多,垃圾处理场逐渐远离市区,如果采用传统的直接转运方式,

使用载重5吨的环卫车运输,即使按一辆车一天往返4次计算,每天就会有300多辆环卫车

奔跑于城市交通干线上,既给城市交通增加额外的压力,又难免对城市景观造成影响。

此外,一辆载重5吨的环卫车每百公里里程的运输成本达到44元,分散运输将大大增加垃

圾收运成本,效率低下。国外大中型城市的环保实践表明,建设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站,

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其中将垃圾采用高强度的压缩技术进行“打包”,是城市

生活垃圾中转站的最大特点。

“打包”过程,其实就是用压实机在密闭的集装箱内将松散的垃圾压缩成块的过程,

在垃圾分类收集的条件下,还可以进行分类压缩。垃圾“打包”后,可以达到0.6至0.8吨

/立方米的密度。然后由载重20吨的专业运输车辆把集装箱转运到郊区进行集中处置。

这样,垃圾运输的效率大大提高,运输成本成倍降低,同时也减少了垃圾在中心城区的

滞留时间,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此外,垃圾处理场的占地面积也将大幅度减少,而垃圾

场使用期限则得到延长。因此,压缩转运是城市垃圾处理的发展趋势。

垃圾压缩转运站从日处理能力上可分为大型和中小型,大型压缩转运站日处理垃圾

量为500吨至800吨以上,但技术水平要求高,投资大,见效慢。中小型垃圾压缩转运

站日处理能力50至200吨,每个站的服务范围为3至1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大的老城

区为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小的新城区为8至10平方公里),适合我国目前人口密度大,

城市社区密集的垃圾处理服务特点。因此,中小型垃圾压缩转运站是近期国内城市垃圾

处理的主要方式。仍以广州为例,截至2004年年初,广州市已建成中小型垃圾压缩转运

站134个,但仍存在230座的需求缺口,计划2004年新建和改造15座密闭环保性垃圾

1/11

垃圾压缩转运站项目可行性报告(doc11页)--第1页

垃圾压缩转运站项目可行性报告(doc11页)--第2页

压缩站,逐步实现传统垃圾压缩站的综合治理,完成全面垃圾机械压缩中转运输的目标。

因此,研发新型、高水平的垃圾压缩转运站,是符合我国城市发展需求,有巨大市场前

景的项目。

中小型垃圾压缩转运站按结构可分为立式和卧式,其中卧式垃圾压缩转运站占地少,

结构合理,可选择多种接口与垃圾收集车配套,垃圾外泄少,扩展升级容易,垃圾运转

车厢周转效率高,适应我国城市人口密集,建设征地困难的现状。但各个型号的垃圾站

都是使用自己配套的垃圾收集与输送车,自成体系,为仅生产垃圾压缩转运车的厂家进

入市场设置了准入障碍。

因此,本项目以卧式双工位垃圾压缩站配套系列专用车为主要研发目标,开发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垃圾筒收集车、压缩垃圾输送车,同时自主设计卧式双工位垃圾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