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好书读后感:读《边城》有感.docx

发布:2021-07-24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读《边城》有感 捧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一抹淡淡的愁云萦绕于心。作家以真挚的感情,优美的语言,诗意的情绪,把我们带入与现实世界完全完全不同的唯美时空里,让我们陶醉于一曲清新悠远的牧歌声中。 小说没有复杂曲折的情节:翠翠在满眼葱茏的山林中不知不觉地长到了十五岁,她的世界除了爷爷、黄狗和渡船,便是和二老间朦胧而了无结局的爱情故事。青春的梦,如同一颗玻璃球,被天保的殒命,二老的出走,爷爷的离世敲击的支离破碎。梦的碎片,却留待主人公用她稚嫩的双手在余生里日复一日地捡拾! 在工业文明昌盛的今天,《边城》所带来的也是一种自然质朴的意境。 作家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宁静古朴的湘西乡间景致,展现小说人物与自然和和谐关系,近乎原始的单纯生活,淳朴自然的民风,善良敦厚的本性,与那温柔的河流,清凉的山风,满眼的翠竹,白日喧嚣,夜晚静谧的渡船一起,构成一幅像诗,像画、像音乐的梦境。作家敏锐、清醒却万分痛苦的预感到,随“城市化”、“现代化”愈演愈烈,这样的边城和城里的自然古朴的原始和谐的关系,将如同梦境般一去不返,仅仅存在于古老的回忆中。以沈从文的价值取向来看,“城市”是民族文化的歧路,“城市化”是人类退化的根源,他担心这种自然的人性讲为崇拜物质功利和扩张欲望的人性湮没,因而着力为现代的都市人呈现另一种生活,另一种人情,呈现出他所认为的理想精神和人生状态。更深入一层来说,沈从文崇尚自然状态下的人性——一种野性的生命力。与其说《边城》带给读者一个与自然亲近的梦,不如说他希望通过这部小说,把他灵魂深处的呐喊告知现代人希望引起人们由衷的共鸣。 有人说,世间最痛苦的人是艺术家,因为他们最敏锐的看见美的逝去,可世间最快乐的人也是艺术家,因为他们可以生活在自己编织的梦境里。我却想说世界最幸运的人是《边城》的读者,因为这些人在心底保留一个梦,它驻留在湘西的一座边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