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旋转磁场车钩零件探机操作规程.doc

发布:2019-05-06约1.9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旋转磁场车钩零件探伤机操作规程 环境要求 须在室内进行。场地应整洁,通风良好,温度5 ℃~35℃。 工 步 作业内容及技术要求 工装设备 及量具 作 业 方法 / 图 示 备注 1 准备 1 工作者须正确佩戴劳保用品。 2 检查气路有无泄漏现象,气缸动作是否正常。 3 查看磁悬液搅拌泵工作是否正常,设备空载运行正常。 4 要求紫外线照射区白光照度不大于1000Lx且V≤20时,U≥800,20<V≤1000时U≥11.637V+567.26. 1白光照度计 2紫外辐照计 2 配制磁悬液及磁悬液浓度测定 1 采用荧光磁粉水剂磁悬液,磁粉颗粒不大于320目,磁粉为定点厂家产品,并有合格证。 2 磁悬液采用体积浓度法测定,磁粉与磁悬液体积浓度比为0.2~0.5 mL/100 mL。浓度不符时,须重新调配。根据探伤工作量、季节变化及磁悬液的清洁程度确定更换周期,但最长更换周期不应超过1个月,并在日常校验记录上注明。磁悬液中不得有油污。 3 磁悬液配制时应加入适当乳化剂、消泡剂,夏季使用时加入防腐剂:推荐比例为乳化剂5 g/L、消泡剂(28号)2~5 g/L、防腐剂(亚硝酸钠)15 g/L。 4 磁悬液的PH值应为7~9之间。 1 100mL梨形沉淀管。 2 天平 3 量杯 4 PH试纸 磁悬液体积浓度检测方法:用梨形沉淀管取充分搅拌后的磁悬液100 mL,静止沉淀30 min,磁粉与溶剂分界面刻度为体积浓度。 如设备中已有磁悬液,并且不需更换可跳过本工步 3 待测件预处理 待测件探伤表面应擦拭干净,不得有油污、氧化皮、锈蚀或令粉粒可能粘附于上的其他物质,配件探伤部位须露出基本金属面,除锈质量不符合探伤要求者,不得进行探伤作业。 1抛丸设备 2砂纸 3棉丝 目测 4 人员要求 1 探伤人员应了解待测件的结构特点、制造工艺,掌握待测件的受力状态、材质要求、缺陷形式等方面的知识,并应熟知和掌握本技术条件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 2 探伤人员应具有高中或相当于高中以上的学历,并取得铁道部门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鉴定考核委员会颁发的技术资格证书。 3 探伤人员的校正视力应不低于1.0,并且不是色盲。 5设备校验 1 检查黑光灯是否完好,检查紫外线照射强度。要求受检零件表面距工件380mm焦点处的紫外线强度不低于1000μW/cm2。灯泡在用于检验之前应至少加热15min。 2 检查磁场强度。 3 检查磁悬液是否污染并测定其浓度。荧光磁粉浓度要求0.2~0.5 mL/100 mL。 1 紫外辐照计 2 梨形沉淀管 3特斯拉计 。 如磁悬液不合格,需进行工步2操作 6综合灵敏度校验 1 用A1型15/50标准试片检验探伤设备的综合灵敏度。能使15/50试片人工缺陷显示清晰。 1 A1型15/50标准试片 1 试片粘在工件易发生裂纹的前、后端弯角附近。试块须擦拭干净,露出金属面并保持干燥。 2 试片带沟槽面须与试块表面密贴,带有“+”沟槽的试片,须有一条“+”与试块轴线平行,粘贴应平整、牢固,胶带须密封试片四周并且不得遮盖试片沟槽部位。 试片须平整,无破损、折皱、锈蚀和油污。使用前后均须将试片表面擦拭干净。 7吊装工件 1 将工件平稳吊入磁化喷淋仓内, 2 转动手动换向阀使磁化铁芯穿过工件,或将磁化线穿入工件待测孔。 1 行车 2专用吊具 1检测钩尾框体时将磁化铁芯穿入钩尾框。 2检测钩尾框销孔时将磁化线穿入钩尾框销孔。 8探伤部位 100% 重要部位:13B型,前弯角、两框板内侧、后弯角、钩尾销孔。 17型:前弯角、后弯角、钩尾销孔。 9 探伤过程要求 1磁粉探伤采用湿法连续法:在磁化的同时,用喷洒的方法施加磁悬液,至少通电2次,每次时间不少于0.5S。 2磁悬液应能在检验区缓缓流过,使探伤面充分润湿。待磁悬液均匀湿润后再通电几次,每次1~3S。 3检验可在通电的同时或断电之后进行。 1.黑光灯 10 磁痕判定及处理要求 1 磁痕可分为缺陷磁痕和非缺陷磁痕。观察磁痕时,应注意探伤面的外观状态及磁痕状态。当磁痕难于鉴别时,应对探伤面进行打磨,再重新探查。 1砂纸 2锉刀 11 标记记录 1 探伤合格后的工件用记号笔划“T”字标识。 2 不合格件用记号笔标记缺陷位置。并填写《锻造钩尾框磁粉探伤记录》 1记号笔 12 完工要求 1 工件送至下道工序。 2 作业完毕清扫作业现场,清点工具、量具并妥善放置。 3 关闭设备电源、风源。 附录钩尾框探伤部位示意图 13A(B)型钩尾框探伤部位 16型 17型钩尾框探伤部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