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本操作技能——骨髓穿刺术_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强化精讲课程讲义.doc

发布:2017-09-28约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基本操作技能——骨髓穿刺术 ?  骨髓穿刺术   一、适应证   1.各种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随访。   2.不明原因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增多或减少及形态学异常。   3.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可作骨髓培养,骨髓涂片找寄生虫等。      二、术前准备   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   2.与病人及家属谈话,交代检查目的、检查过程及可能发生情况,并签字。   3.器械准备骨髓穿刺包、消毒剂、麻醉剂、无菌棉签、手套、洞巾、注射器、纱布以及胶布。   4.操作者熟悉操作步骤,戴口罩、帽子。      三、操作方法   1.选择穿刺部位   ①髂前上棘穿刺点:位于髂前上棘后1~2cm的髂嵴上;   ②髂后上棘穿刺点: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   ③胸骨穿刺点:胸骨柄或胸骨体相当于第一、二肋间隙的位置;   ④腰椎棘突穿刺点: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   2.体位:胸骨和髂前上棘为穿刺点时,病人取仰卧位;棘突为穿刺点时病人取坐位或侧卧位;髂后上棘为穿刺点时病人取侧卧位。   3.术者带无菌手套,常规消毒局部皮肤,盖无菌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皮肤、皮下及骨膜麻醉。   4.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位置上(胸骨穿刺约1.Ocm.髂骨穿刺约1.5cm)。术后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胸骨穿刺时,应保持针体与胸骨成30°~40°角)。针尖接触骨质后,左右旋转针体,缓慢钻刺,当感到阻力消失、穿刺针在骨内固定时,表示针尖已进入髓腔。   5.拔出针芯,放在无菌盘内,接上lOml或20ml无菌干燥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吸适量骨髓液送检(首先应抽吸0.1~O.2ml用作制备骨髓涂片;若需作骨髓细菌培养或造血干细胞培养,应在制备骨髓涂片后再抽吸1~2ml骨髓液送检)。   6.抽取的骨髓液滴在载玻片上,迅速作有核细胞计数并涂片数张备用。   7.若未能抽出骨髓液,应再插入针芯,稍加旋转针体,或再钻入少许或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再行抽吸。若仍抽不出骨髓液,则应考虑更换部位穿刺或作骨髓活组织检查术。   8.抽吸完毕,插入针芯。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右手将穿刺针一起拔出,随即将纱布盖住针孔,并按压数分钟,再用胶布将纱布加压固定。      四、注意事项   1.术前应做止、凝血检查。有出血倾向者,操作时应特别注意。血友病者禁止做本项检查。   2.穿刺针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防折断。   3.胸骨穿刺时,不应用力过猛,避免穿透内侧骨板。   4.若穿刺时感到骨质坚硬,穿不进髓腔时,应做骨骼X线检查,以除外大理石骨病。不可强行操作,以防断针。   5.抽吸骨髓液时,逐渐加大负压,作细胞形态学检查时,抽吸量不宜过多,否则使骨髓液稀释,但也不宜过少。   6.骨髓液抽取后应立即涂片。   7.多次干抽时应进行骨髓活检。      五、术后处理   1.术后应嘱病人静卧休息,同时做好标记并送检骨髓片,清洁穿刺场所,做好穿刺记录。   2.抽取骨髓和涂片要迅速,以免凝固。需同时作周围血涂片,以作对照。      六、禁忌证   血友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