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红外光谱法在高分子材料研究中的应用杨睿.ppt

发布:2016-11-04约6.06千字共8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6 红外显微镜在高分子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 特点 红外光谱仪与光学显微镜的结合,特别适用于微量和微区分析 分辨率高-聚焦点尖锐,最小测量区域可达5μm× 5μm 灵敏度高-采用MCT检测器 制样方法简便-可准确选取待测部位,无需事先分离 无损检验-保持样品原有的形态和晶体结构,样品不污染 * 复合膜的分析 试样的显微照片 金刚石池压片后的试样照片 * 定性分析结果: 第1层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第2,6,7层 聚乙烯 第3层 尼龙 第4、5层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 高分子材料的光氧化研究 样品截面的显微红外照片 线扫描测定氧化程度沿深度的分布 * LDPE HDPE 线扫描得到的3D图 * * 2 3 4 5 1-HDPE/绢英粉 2-HDPE/云母 3-HDPE/高岭土 4-HDPE/硅藻土 5-HDPE/碳酸钙 * 1716cm-1 HDPE复合材料断面的3D红外谱图 HDPE HDPE/碳酸钙 HDPE/绢英粉 HDPE/云母 HDPE/高岭土 HDPE/硅藻土 * 复合材料中氧化程度沿深度的变化 * 7 未知物的剖析 外观判断和背景信息收集 原样直接分析-FTIR、TGA、元素分析、燃烧实验等 萃取分离及各组分定性定量分析-FTIR、PGC-MS等 化学分解-针对热固性树脂和交联聚合物 梯度升温分离分析-逐步分析不同温度下的挥发/分解产物 其它辅助分析-形貌观察、力学性能测定等 多种手段的联合解析! 剖析的步骤 * 高分子材料中的无机物 作用: 增强:SiO2、Al2O3、CaCO3、玻璃纤维等 着色:TiO2、ZnO等 稳定:炭黑、ZnO等 降低成本 分离方法: 溶解沉淀 灼烧(注意变化) 氢氧化铝 氧化铝 * 典型含硅填料的谱图 * 常用无机填料谱图 * 不同产地样品的差异 * 高分子材料中的有机添加剂 作用: 增塑:邻苯二甲酸酯类等 相容剂和偶联剂:共聚物、硅烷、钛酸酯、铝酸酯等 稳定:抗氧剂、光稳定剂、阻燃剂等 其它:发泡剂、交联剂、催化剂等 分离方法: 溶剂提取 低温闪蒸 * 三种典型偶联剂 * 敬请批评指正 Institute of Polym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 正交晶系的聚乙烯,晶胞内有两条分子链通过,由于分子链的相互作用,使CH2基团面内摇摆振动分裂为两条谱带 结晶谱带 * 化学组成的测定 聚合物红外光谱图的分类表 波数范围 有最强谱带的聚合物 I区 1800-1700cm-1 含酯、羧酸、酰亚胺等基团 II区 1700-1500cm-1 聚酰亚胺、聚脲等 III区 1500-1300cm-1 饱和线型脂肪族聚烯烃和一些有极性基团取代的聚烃类 IV区 1300-1200cm-1 芳香族聚醚、聚砜和一些含氯的聚合物 V区 1200-1000cm-1 脂肪族聚醚、醇类和含硅、含氟的聚合物 VI区 1000-600cm-1 含取代苯、不饱和双键和一些含氯的聚合物 * 支化度的测定 CH3 CH2 不同支化程度的聚乙烯 * 采用分峰技术测定聚乙烯中支链 * 样品 HDPE LDPE LLDPE 2200J 5000S 6100M 5200B 1I2A-1 DFH 2076 DNDB 7149 支化度, CH3/1000C 3.7 8.2 5.3 2.3 39.0 22.1 11.3 不同聚乙烯的支化度 * 共聚物组成的测定 不同组成P(MMA-AN)的红外谱图 C≡N 内标 * P(MMA-AN)共聚组成标准曲线 * 共聚物序列分布的测定 从上到下: PS; PMMA/PS; PMS; PMMA 共聚物和共混物的差别 * 下图为MMA和St不同比例共聚物的谱图 * 添加剂的影响 在某种材料中加入改性剂,可以获得性能不同的新材料,其红外谱图差异可能很小,应注意观察。下图聚苯乙烯PS和高冲聚苯乙烯HIPS的谱图。 4 聚合物聚集态结构的研究 制样特点 由于材料的聚集态结构是与其物理形态有关,因此在研究聚集态结构时不能破坏样品的原有形态。 PVDF * 结晶聚合物中包括晶区和非晶区。晶区和非晶区中分子链的排列方式不同,分子之间的作用也不同。结晶聚合物中存在如下谱带: 晶带:强度随结晶度增加而增大; 非晶带:强度随结晶度增加而减小; 内标:强度和位置都不随结晶度变化 测量时应选取对结构变化敏感的晶带或非晶带进行研究。 结晶的研究 * 常用聚合物的晶带和非晶带 * 三元共聚烯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