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传染病健康科普课件: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pptx

发布:2025-02-26约4.44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KnowledgeofBrucellosisPreventionandControl

目录CONTENT病布鲁氏菌的抵抗力流行病学疫情概况05流行特征06临床表现07预防与控制

布病PART01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

布病KnowledgeofBrucellosisPreventionandControl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全身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

布鲁氏菌病的历史知识地名命名马耳他热KnowledgeofBrucellosisPreventionandControl地中海热塞浦路斯热症状命名波状热不规则间歇热懒汉病…约1850年后,英国的远征军进驻到马尔他岛上英军出现了大批发热的病人,在发病的士兵中还不断出现死亡。当时既不知病因,也不知如何治疗,更不知怎样预防。在英国士兵和当地老百姓中形成了恐怖情绪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病的命名

不久Bruce从山羊奶和血液中检出了布氏菌。10%的动物奶中有布氏菌,他又将这种山羊奶给猿猴饮用,喝了这种奶的猿猴也得布病。这说明人患布病是因当地山羊有此病,传给人的方式是喝了这种山羊奶或吃了患病山羊奶的新鲜制品。羊种布氏菌的发现KnowledgeofBrucellosisPreventionandControl1887年,一位英国随军医生大卫.布鲁斯(DavidBruce)研究了91个死于“地中海张热”的士兵,发现二个相同点,一是波状热,二是脾脏肿大。用显微镜意外地看到有一种微小的细菌,他用培养基从脾脏中培养出这种细菌,他将这种细菌命名为马尔他微球菌,证明这些菌就是引起不明热的病因。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

布鲁氏菌的抵抗力PART02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

布鲁氏菌的抵抗力KnowledgeofBrucellosisPreventionandControl布鲁氏菌对外界环境因素抵抗力较强,在土壤中可存活20~120天,水中可存活75~150天,在乳、肉类食品中可存活2个月,对干燥和寒冷抵抗力较强,对湿热敏感,60℃30分钟,70℃5分钟即可杀死,煮沸立即死亡。一般常用消毒药能很快将其杀死。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

流行病学PART03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

据估算:我国感染人数超过3亿人。目前已知有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是布鲁氏菌的宿主。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牛及猪,其次是犬。染菌动物首先在同种动物间传播,造成带菌或发病,随后波及人类。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流产物及乳类含有大量病菌,如实验性羊布氏菌病流产后每毫升乳含菌量高达3万个以上,带菌时间可达1.5~2年,所以是人类最危险的传染源。患者也可以从粪、尿、乳向外排菌,但人传人的实例很少见到。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流行病学KnowledgeofBrucellosisPreventionandControl

流行病学据估算:我国感染人数超过3亿人。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流行病学KnowledgeofBrucellosisPreventionandControl③经呼吸道传染: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这三种途径在流行区可两种或三种途径同时发生;④其它如苍蝇携带,蜱叮咬也可传播本病,但重要性不大。①经皮肤粘膜接触传染: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受染;也可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而受染;②经消化道传染: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食生乳以及未熟的肉、内脏而受染播途径

流行病学KnowledgeofBrucellosisPreventionandControl易感人群人类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不同种布鲁氏菌间有交叉免疫,再次感染发者有2-7%,疫区居民可因隐性染病而获免疫。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

疫情概况PART04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

据估算:我国感染人数超过3亿人。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疫情概况KnowledgeofBrucellosisPreventionandControl近年来,人类布病患病率逐年增加,回顾中国的发病趋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50-1960)高发(1970-1980)下降再发(1990--)

流行特征PART05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

流行特征KnowledgeofBrucellosisPreventionandControl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家畜流产季节为多。流行区在发病高峰季节(春末夏初)可呈点状暴发流行。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