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始终眷念.doc

发布:2017-03-25约4.7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始终眷恋着祖国 【学习目标1. 字音互填,并列出你认为重要的词。 庚( )  遨( )游  眷( )恋 萌( )发 拘( )留  触( )怒  募( )捐 诬( )蔑 吓 ①恐吓( ) ②吓唬 ( ) 2.解释词语。 6.在预习的过程中,还有哪些疑问?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呢? 教师 评价 日期 二、课堂助学: 1.导入。 2.学生交流有关钱学森的事迹。 3.明确本文学习目标。 4.预习成果展示。 5.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完成三个任务。 (1)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2)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概述钱学森的五件事。 (3)请你用一两句话概括地说出你对钱学森的印象 。 6.精读课文,思考问题。 (1)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他告诉父亲,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两个“不止一次”起了怎样的表达作用?你能用贴切的成语来形容钱学森流露的眷恋情思吗?) (2)这位次长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他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写美国海军次长的态度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表达起着什么作用?如果把引用的话改成客观叙述,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3)阅读5-14节,思考: ①钱学森回国受到美国的哪些阻挠? ②钱学森回国的意志十分坚决,你能从文中哪几件事情中看出来? (4)1955年6月,饱受折磨的钱学森为了早日回到祖国,写信给人大常委会,向祖国母亲发出求救的呼声。(从钱学森向祖国的人大常委会求救这一举动,你能揣摩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吗?) (5)你从钱学深这位优秀的知识分子身上学到了什么? (6)课文详写的是哪件事?谈一下作者在选材上的特点。 7.品味语言。说说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作用。 ①他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然而,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 ②就在那年的中秋节(新中国诞生的第六天),钱学森夫妇心中萌发起一个强烈的念头:回到祖国去,为新生的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③周恩来总理对此非常重视,立即指示,速将此信送给中国驻波兰大使王炳南,指示他在中美大使级会谈中,据理力争,设法营救钱学森回国 8.拓展训练。 20世纪50年代,海外学子不顾美、英等国政府的阻挠政策,义无反顾地掀起了回归新中国的浪潮;今天又有许多海外学子纷纷归来报效祖国。将你所熟悉的故事,介绍给同学。 9.小结。 10.释疑。 三、课堂巩固: 阅读课文1-5节,回答问题。 1.钱学森是一位科研人员,并没有奔赴战场,也没有参与指挥任何一次战役,为什么美国空军高度赞扬钱学森对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无法估价的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评价钱学森“是卓越的空气动力学家、现代航空科学与火箭技术的先驱、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这三个评价的顺序能否随意调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钱学森“是卓越的空气动力学家”相关的语句在第________段,与钱学森是“现代航空科学与火箭技术的先驱”相关的语句是在第________段。 4.用文中现成的语句概括第①到第⑤段的大意。 5.第①至第④段列举钱学森在美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