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传统风险.ppt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征9.3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具有隐蔽性、传染性和系统性增强操作和技术安全风险的破坏性凸显数据信息风险加剧监管套利行为与法律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征9.3隐蔽性和传染性导致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系统性。互联网金融的隐蔽性导致金融风险的突然爆发,例如近年来我国网络贷款平台爆发多起倒闭或跑路问题,并且在风险爆发之前毫无异象产生。由于互联网金融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一旦爆发风险事件,风险在短时间内便可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高融合性迅速渗透和扩散至多主体、多部门、多领域甚至形成跨地域、跨国别的扩散,造成全局性金融风险的系统性爆发。一、具有隐蔽性、传染性和系统性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征9.3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发展更加依赖先进的交易平台系统和专业人员的操作技术,平台系统程序的滞后和专业人员的缺乏更可能导致互联网金融企业错失良好的交易机会,并且耗费大量资源,降低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运营效率。另外,互联网金融平台与客户电脑或移动终端的非兼容性也可能导致信息传世失败或滞后。同时,互联网金融风险具有突发性和隐蔽性特征,当风险事件发生时,若互联网金融企业没有事前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则难以及时化解和削弱这些风险,并且互联网络本身具有放大金融企业操作风险和安全风险的倾向。二、增强操作和技术安全风险的破坏性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征9.3由于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量是金融大数据,因此,数据信息安全就成为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安全技术的不完整,数据信息泄露的风险逐渐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虚假关系风险2.错误信息风险3.信息特权风险三、凸显数据信息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征9.3由于互联网金融产品主要以数字化形式存在,同时监管措施滞后于互联网金融发展和创新速度的现状导致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存在灰色地带,某些互联网金融企业从事类银行的业务活动,却不会受到相应的监管,从而导致金融风险隐蔽性增强并且快速累积。另外,由于我国对科技公司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监管口径不一致,因此有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转型成为金融科技公司,从而存在监管套利之嫌。与监管存在相似的情况,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和产品大量创新导致适用法律的颁布和修订普遍存在滞后现象。相关法律的不完善不仅导致现有法律法规不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而且造成相关法律在适用性上的不确定性。四、加剧监管套利行为与法律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第九章本章小结1.由于互联网金融本身具有虚拟性、开放性以及零售性等特征,与传统金融的信用风险相比,互联网金融中信用风险的产生更加难以控制和防范。根据互联金融的营运模式,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互联网金融企业风险;第二,债务人风险;第三,信用信息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第九章2.互联网金融中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期限错配,即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利用借短贷长的期限转换功能,将客户的短期资金投入转换成长期投资,从而产生资金流的期限错配问题;第二,防范机制缺乏,即在资金运用存在期限错配的情形中,由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没有传统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风险资产拨备覆盖以及存款保险等风险保障制度,因此缺乏对其短期负债和预期外现金流出等情况的防范手段和应对措施;第三,缺乏风险意识。互联网金融风险第九章3.根据我国当前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经验证据,虽然操作风险普遍存在于各类互联网金融业态中,但是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互联网金融企业员工的误操作;第二,互联网金融平台系统缺陷和实时性;第三,内部员工和外部人员欺诈。4.在互联网金融中,法律法规风险可进一步表述为由于缺乏适用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或者互联网金融企业擅自突破经营范围、从事法律法规禁止的业务以及无法适应和满足新法律法规的要求等而引起损失的可能性。法律法规和监管的缺位是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凸显问题之一。互联网金融风险第九章5.互联网金融企业在竞争长尾市场份额时具有比较优势,但是金融问题往往都是一把双刃剑,长尾效应在给互联网金融带来利润的同时也将产生风险,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恶性竞争风险;第二,企业垄断风险;第三,长尾客户风险。6.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征的主要体现为:第一,具有隐蔽性、传染性和系统性;第二,增强操作和技术安全风险的破坏性;第三,凸显数据信息风险;第四,加剧监管套利行为与法律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第九章思考题:1.互联网金融特殊风险有哪些?2.互联网金融风险与传统金融风险的区别?3.P2P网贷、股权众筹、第三方支付平台等互联网金融业态中的金融风险有什么异同?4.试述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征。5.什么是长尾风险,它有哪些具体表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