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矿井地质-第3章.ppt

发布:2025-02-28约1.09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岩浆侵入体的观测与分析;第一节岩浆侵入煤层的特点;第一节岩浆侵入煤层的特点;图3-1山东淄博奎山矿7042顺槽岩墙素描图

1-辉绿岩;2-微晶辉绿岩;3-天然焦;4-煤层;5-细砂岩;图3-2山东淄博奎山矿岩墙分布示意图

1-岩墙;2-断层;3-采空区;4-巷道;5—井筒;2.岩床

岩床是与岩层面或煤层面近于平行的层状岩浆侵入体。;图3-3岩床的各种形态

(a)层状侵入体;(b)似层状侵入体;(c)树枝状侵入体

(d)扁豆状侵入体;(e)串珠状侵入体

1-侵入体;2-天然焦;3-煤层;4-底板黏土岩;5-顶板细砂岩;总的看来,从中心到边缘,侵入体的分布规律是由厚变薄,逐步分叉尖灭,最后形成一些孤立的小侵入体。;㈢岩浆侵入体的岩性;二、岩浆侵入煤层的特点;侵入体在煤层中对其上面的煤分层影响较大,对其下面的煤分层影响较小。这是由于岩浆中的气体和煤变质过程中产生的挥发分易于携带热量向上扩散。因此,侵入体位于煤层顶部,对下部煤分层影响较小;侵入体位于煤层底部,对上部煤分层影响较大;侵入体居于煤层中部,对煤层影响最大,形成上厚下薄的变质带〔图3-5〕。;煤的变质程度随距侵入体的远近有规律的变化。近者变质深,远者变质浅,形成由高到底的变质带〔图3-6〕。;基性岩浆温度高,挥发组分多,活动性强,对煤层接触变质影响大;中性和酸性岩浆温度低,活动性差,对煤层接触变质影响小。

煤层遭受接触变质后,其物理性质发生明显的改变,颜色变浅,光泽增强,密度增大,原始结构遭受破坏,紧靠侵入体形成块状或柱状天然焦等。天然焦柱垂直于接触面,据此可以判断接触面的形态。;图3-7某煤矿岩浆岩分布图

1-二层煤侵入区;2-三层煤侵入区;3-四层煤入区:4-五层煤侵入区;

5-五~六层煤侵入区;6-岩墙;7-断煤交线;8-煤层露头线;9-井田边界;10-井筒;图3-8岩浆向煤层上山方向扩散示意图

1-岩浆岩;2-断层;3-煤层;4-钻孔;5—表土;三、岩浆侵入煤层的活动特征

1.岩浆侵入通道;四、岩浆侵入体分区;第二节岩浆侵入体的观测与探测;二、岩浆侵入体的探测

探巷、钻孔;对中厚及薄煤层:在同一煤层或邻近煤层中布置钻孔或探巷查明侵入体平面分布范围。

钻孔:扇形布置煤质:取样化验;三、侵入体综合编图与分析;第三节岩浆侵入区煤层预测及找煤工作;二、岩浆侵入区的找煤工作;第四节生产中对岩浆侵入体的处理方法;二、对岩床的处理;问题一:岩浆侵入煤层对煤层有哪些破坏作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