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系别:教育科学系 班级:09小教(2)班 学号:0904010208 姓名:孔鑫鑫
活动名称
学校的午餐
问题提出
根据学生日常所经历的事进行活动,可以使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思考能力。
以“学校的午餐”为活动主题,充分体现了就近原则,安全原则等,可以让同学们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开展活动。
学校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社会,以“学校的午餐”为题,能更好的让同学们体验到社会生活。
设计理念
小学阶段学生如何深入了解社会的作用和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这是一个有待探索的课题。我们在具体的实践中,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综合课这一教学形式,来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的学习,在课程设计上尽可能地体现以学生实践操作型的探究学习为主线,以问题解决为突破,强化知识的开发与吸收,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与感受,从而达到教学内容的展开与学生心理结构相匹配的同构效应。
活动目标
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初步掌握食品的分类,会看食品包装上的成分标签。
(2)使学生知道膳食平衡有利于健康,养成不挑食的习惯。
(3)培养学生从身边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于四方面:
(1)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格,能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解释。
(2)学习配置一些合理有营养的菜谱。
(3)学会写小论文。
(4)了解并体验调查与实践是科学研究的主要而基本的方法。
活动时间
地点对象
时间:2014年10月
地点:XX学校
对象:四年级学生活动需要的条
件和注意事项(一)教师要求:
1、班主任做好宣传工作,积极鼓励,争取人人参与。
2、协助同学们制作调查表格和统计图表。
3、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把活动权充分的教给学生。
(二)学生要求:
1、认真观察、仔细做好记录。
2、分小组,选派组长负责小组活动。
3、活动中,小组成员积极团结合作、互帮互助。
4、做好活动总结。
活动过程1.启发与引导
在这一阶段,教师巧妙地选择某天中午学生刚用完午餐后的休息时间,向全班学生提出了下面的问题:
(1)同学们,你们是否注意到我班同学刚才吃午饭有多少人将饭菜吃干净了?这些情况在其他班级又是怎样?
(2)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问题一经提出,学生纷纷边左右查看边议论开了。稍后教师以提出建议的口吻说:“现在对同学在校午餐的情况也说不清楚,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作一次调查来摸摸底呢?”学生听罢,兴趣很大,跃跃欲试。其实这些环节的设计,源于老师事先对学生生活背景的分析及其利用。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必须要有一个具体的操作点,尤其是学生生活的现实环境,很值得加以关注并及时摄取利用。这里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学校的午餐情景上,并且加工成事实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产生学习欲望,从而为综合课的内容展开创造条件。
2.探索与展开
对全年级学生在校的午餐情况作一次调查的任务提出以后,教师并不是简单地加以组织,她主要注意到教学与学习任务的探索性展开。
(1)学习调查问卷和统计图表的设计
教师从调查问卷的设计教学入手,决定以调查表格和统计图表的形式反映调查信息,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表格设计的大致格式,如:标题、主要栏目、统计项、调查日期、调查人姓名等。同时,告诉学生调查中应预先考虑用餐的几种情况,有些人将饭菜吃完,有的可能吃剩,也有的可能不吃等。这些都要在表格中分项体现。对未能用完餐的同学也应设想可能的几种原因,经过反复讨论比较,最终设计成如下调查表,并印发给学生使用。
表1:关于学生午餐的用餐情况统计表
被调查班级情况:—— 年—— 级班 班级在校用餐人数:—— 人
当日菜谱:主食—— 副食——
调查内容:
1、情况统计
用 餐 情 况
吃完吃剩不吃人数(单位:人)2、据以上表格绘成条形统计图。
3、对未能用完餐的同学进行追问。
原因人数总计1、医生嘱咐不能吃2、生病、胃口不好3、饭菜不可口4、不爱吃5、原因不明
其次,教师要求学生将调查的数据用统计条形图来显示,学生感到很新鲜,学过的知识派上用处了。
由于小学四年级学生从未接触过调查问卷的设计,更不知道调查的基本方法,教师从最简单的做起,因此这些教学环节既是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又能引导学生考虑问题要全面,并能与学科知识挂钩,主动运用学过的知识。
(2)分组实施调查,整理交流信息
教师依据四年级的班级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某天午餐时,分别深入各班实施调查,将数据填入表内。
接着,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