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河南大学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一、学科名称、代码
学科名称:化学工程与技术
代码:0817
二、专业简介
化学工程与技术是研究以化学工业技术学科。河南大学化工学科始建于1981年,2006年获批化学工程硕士点,2007年应用化学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08年化学工程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2011年获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2012年化学工程与技术被评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12人。导师队伍中获博士学位的教师占80%以上。学科设有精细化学与工程研究所、阻燃与功能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等科研机构。
三、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实事求是、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
(2)掌握化工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英语;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合作精神以及较宽的国际视野;具有从事化学、化工相关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身心健康。
四、修业年限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实行以3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在校学习年限一般为2-4年,最长不超过5年。
对提前完成培养计划,学位论文符合申请答辩要求的研究生,经过院学位委员会审批并报研究生院审批可以提前答辩、毕业并申请学位。
五、专业与研究方向
本学科包括以下研究方向:
1. 催化反应工程
六、课程设置
1.课程类型
研究生课程基本类型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补修课 7 大类(其中公共必修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为学位课程),其中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和公共基础课为校级管理课程,其余类型课程为学院管理课程。
2.学时说明
研究生课程 16-18 学时计 1 学分,课程学时原则上只用于课内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验、上机、考试等),如自学、调研、查阅资料、撰写报告等环节不计入课程学时。
3.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
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可根据课程内容与特点确定具体的方式,可灵活的采用适合研究生学习特点和本门课程讲授内容的授课方式,注重互动教学,提高课堂授课效果。
研究生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所有的必修课均为考试课程,考核方式为课堂笔试(含闭卷、开卷);选修课程为考查课程,考核方式可以是课堂笔试、口试或提交报告(含总结、综述、心得体会等)、课程论文等形式。
4.课程体系构成(见表1)
5.课程教材
教材的选择要能够充分体现课程内涵。鼓励选用英文原版教材,鼓励教师编写高水平研究生课程教材。
6.课程评价
研究生课程的评价包括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秩序监督。教学质量的评价包括研究生教育督导教师随堂听课评价、核心教学区专业课程远程观摩评价和听课学生课程评价。
表 1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构成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考核方式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授课教师 学分要求 必修课 公共必修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考试 36 2 学校安排 6 学分 第一外国语 考试 72 4 学校安排 专业基础课 化合物结构鉴定(Identificationof Compounds) 考试 36 2 1 刘绣华 ≥ 16 学分 专业
必修课 高等化工热力学
(Advanced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考试 36 2 1 毛立群、高 丽 传递过程原理(Ⅱ)
(Transfer Phenomena(Ⅱ)) 考试 36 2 1 乔聪震、李 娟 高等化学反应工程
(Advanced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考试 36 2 1 郭泉辉、杨 浩 催化原理
(Catalysis Principles) 考试 36 2 1 陈丹云、刘 勇 高等精细化工合成原理
(Synthesis Principles of Fine Chemicals) 考试 36 2 1 房晓敏、李明静 能源化学工程
(Energy Chemical Engineering) 考试 36 2 1 马新起、李西营 化工过程集成与设计
(Integration and Design of Chemical processes) 考试 36 2 2 李 谦、陈蔚萍 学术活动 参加研究生学术论坛、听取学术会议报告 1 学分 实践环节 参加不少于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 1 学分 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吸附技术原理与应用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Adsorption Technology) 考查 16 1 2 杨浩 ≥ 7 学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