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的压强》第2课时优教教案4.doc
物理学科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液体压强(2)
授课时间
3.25
教师姓名
学生年级
八年级
课时
1
课程标准描述
知道连通器的原理
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公式
考试大纲描述
能灵活运用液体压强公式计算压力和压强的大小
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上内容相对浅显,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明白,但是涉及到容器内部液体压强变化、压力变化等考点时,教材不能完整的体现,需要对知识进行补充。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液体压强的公式仅仅停留在表面,没能真正的理解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以及如何运用相关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这都是学生在学习这一节所遇到的困难,尤其是涉及不规则容器,液体压强与压力的变化,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学习上存在较大的困难
学习目标
1.能说出连通器的特点。会运用连通器的工作原理解决生活问题
2.会运用压强公式及变形式
重点
会运用压强公式及变形式
难点
利用压强公式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评价任务
导学过程
师生活动
学生活动
问题预设
导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ρgh,那么液体对容器壁产生的压力又该怎么样计算呢?
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联想关于本节课内容
思
教师出示学习目标,要求学生看书完成:
1.液体压强的公式:;计算液体压力的变形式:。
2、连通器的定义:。特点是: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个部分中压面高度总是。
学生按照提纲上的要求,独立自主完基础感知,并在书本上勾画圈点
议
例1、如图所示的圆柱体容器,未装满水时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压力分别为p1、F1,现将容器倒置,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压力为p2、F2,试比较p1、p2以及F1、F2的大小关系
例2、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个容器分别如图所示,若分别注入质量相等的水,试分析甲乙丙两种情况中,水对容器底部压力与压强的大小关系。
F甲F乙F丙
P甲P乙P丙
例3、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底受到水的压强为p1,压力为F1;倒立时瓶盖受到水的压强为p2,压力为F2则p1___p2,F1_F2
例4、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个容器分别如图所示,若分别注入质量相等的不同种液体,发现此时液面高度相平,试分析甲乙两种情况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与压强的大小关系。F甲F乙P甲P乙
全体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讨论题目,按照小组起立讨论
展
教师出示展示内容,要求学生小组回答:
1、生活中连通器的应用举例
2、例1、例2、例3、例4的推导过程
学生上黑板展示或口头表述
评
教师归纳总结本节重难点,构建知识框架:
1、液体压力的计算
2、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区别
3、液体压力与液体重力的区别
全体学生认真听讲,适时通过双色笔做好笔记
检
铁桶重20N,桶的底面积为0.02m2,往桶里倒入80N的水,水的深度20cm,平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台面上,g=10N/kg,求:
(1)水对桶底的压强多大?(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多大?
(3)台面受到桶的压强多大?
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方法和规律进行及时回顾
堂测设计
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这个容器可能是(?)
A.量杯B.烧杯C.烧瓶D.量筒
板书设计
9.2液体压强2
1、连通器及其特点
2、液体压强与压力的关系
P=ρgh
F=P?S
教学反思
检查结果及修改意见:合格[]不合格[]组长(签字)
检查日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