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学_课程课件_1.绪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社区护理学》 第一章 绪论 知识体系 为什么学习社区护理 中国人口老龄化 患病率高;行动不便;经济来源有限等。 疾病谱、医学模式的转变 人群生活水平提高,对卫生服务需求增加 第一节 社区护理学概述 一、社区与社区功能 1.社区(community) 社区是由许多的家庭、机关和团体组成,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社区护士进行社区护理工作的场所。 (一)社区community—费孝通 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族、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个地域里所形成的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WHO] 人口约在10~30万之间, 面积在5000~50000平方公里。 [我国] 城市:按街道办事处管辖范围设置, 人口一般在3~5万人之间。 农村:按乡镇和村划分。 (二)社区的特点 1.地域性 2.人口要素 3.同质性 4.结构要素 (三)社区的功能 1.社会化功能 2.生产、分配及消费的功能 3.社会参与和归属的功能 4.社会控制功能 5.相互支持及福利功能 二、社区卫生服务 1.概念 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 部分,为社区居民提供有效、经济、方 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2.社区卫生服务现状 3.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 1.服务对象的广泛性 2.服务内容的综合性 3.贯穿生命全程的连续性 4.满足社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可及性 4.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必要性 1.现代健康观与医学模式的转变 2.人口结构的变化 3.疾病谱的改变 4.医疗卫生费用高涨 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老龄化趋势加快,老年人口增长3.2%/年 我国老年人口: 2000年60岁以上人口1.3亿(占10%) 2050年将达4亿(25%) 老龄化要求改变服务模式(患病率高,行动不便,经济来源有限)。 疾病谱、医学模式的转变 由传染性疾病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转变 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5.社区卫生服务的目的与意义 社区护理对象 社区护理的工作内容 1.社区健康护理 2.家庭健康护理 3.重点人群健康的保健指导 4.健康教育 5.计划免疫 6.定期健康检查 7.居家慢性病病人、残疾人和精神障碍者的护理 8.传染病的防治 9.联络与协调工作 10.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 社区护理的特点 第二节 社区护理的基本理念 健康促进的五项原则 1.制定健康相关政策、营造支援健康 的环境 2.强化社区活动 3.开发个人技术 4.转换卫生服务方向 二、自我护理(self care) 指个人在与其家属(有时也包括社区群体)的相互作用中,选择符合自己健康生活行为的养育、保健及疗养方法,实施自我健康管理。 第三节 社区护理管理(community nursing management) 二、社区护士的任职条件 三、社区护理发展的基本原则 1.政府与社会的支持 2.居民的健康需求 为服务宗旨。 3.提供适合当地发展的社区护理服务。 4. 积极、稳妥、逐步完善 5. 坚持在社区卫生服务总目标下进行社区护 理,可持续性发展 6.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服务 四、社区护理管理考核指标 1.居民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2.居民对护理服务投诉率。 3.社区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 4.社区护理服务覆盖率。 5.空巢老年慢性病病人访视率、居家护理率。 6.家庭护理病历建档率、护理计划与病人实际符合率。计划包括评估、诊断/问题、措施和效果评价。 第四节 社区护理发展史与发展现状 一、世界社区护理发展史 1.正式地段访视护理阶段(1859-1900) 威廉.勒斯朋 2.公共卫生护理阶段(1900-1970) 3.社区护理阶段(1970-至今) 露丝.依瑞曼 二、中国社区护理发展与现状 1925年培养公共卫生护士,1945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成立了公共卫生护理系,王秀英任主任。 解放后护士学校没有设公共卫生或社区护理课程。 1983年恢复高等护理教育后,课程设置中护士预防保健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994年卫生部所属的8所医科大学与泰国清迈大学联合举办的护理硕士。 1993年和1997年,中专卫校课程调整,增加了社区护理方面的内容。 1997年,北京医科大学设立了社区护理专科,至今几乎所有的本科教育的课程中都设置了社区护理课程。 1996年5月中华护理学会举办了“全国首届社区护理学术会议”。 1997年成立了社区护理服务机构。国务院发布《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000年卫生部科教司《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大纲》(试行)通知。 2002年卫生部《社区护理管理指导意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