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一6一土的抗剪强度.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基液化引起的储油罐倾斜—日本神户 日本阪神地震引起的地面下沉房屋脱离地面 桩基础(房屋基础露出地面) (1)初始的疏松状态 (2)振动以后处于悬浮状态 —孔压升高(液化) (3)振后处于密实状态 §5 土的抗剪强度 §5.4砂土的振动液化 2. 液化机理 振前砂土结构 振中颗粒悬浮,有效应力为零 振后砂土变密实 §5 土的抗剪强度 §5.4砂土的振动液化 2. 液化机理 §5 土的抗剪强度 §5.4砂土的振动液化 2. 液化机理 §5 土的抗剪强度 §5.4砂土的振动液化 2. 液化机理 砾类土: 粒径大于5mm60% 大粒径颗粒处于悬浮状态, 细颗粒的液化导致整体液化。 §5 土的抗剪强度 §5.4砂土的振动液化 2. 液化机理 在饱和砂土中,由于振动引起颗粒的悬浮,超静孔隙水压力急剧升高,直到其孔隙水压力等于总应力时,有效应力为零,砂土的强度丧失,砂土呈液体流动状态,称为液化现象。 §5 土的抗剪强度 §5.4砂土的振动液化 3. 液化定义 4.1 饱和度 4.2 组成 粉细砂: d50 =0.07mm- 1.0mm 砾类土: 粒径大于5mm60% 粉土: Ip=(3-10)Il=0.75-1.0 4.3 状态: 相对密度Dr50% 4.4 结构 4.5 其他: 排水条件、应力状态及历史、地震特性……. §5 土的抗剪强度 §5.4砂土的振动液化 4. 砂土液化的影响因素 5. 砂土液化的工程防治 加固地基土:换土、加密 加固建筑物 深基础与桩基础 §5 土的抗剪强度 §5.4砂土的振动液化 * 试验重要 试验测量 * 试验重要 试验测量 截距的含义 * 应力符号 * 图 * 图 * 图 * 滑裂面位置 讲一下优缺点 * 有效应力指标最科学、最准确地反映了土强度实质。尽管有效应力决定强度,但在很多情况下,,其中u并不能准确确定,而外加荷载产生的总应力一般已知。这样,总应力指标还是有用的,如解决某些工程问题:土石坝水位骤降、基础及建筑物快速施工等。 但由于u本身不能产生抗剪强度,但对于合理或正确模拟排水条件还是由一定的意义。 实际破裂面的方向:应为。 * 实际破裂面的方向 * * 正常固结粘性土 正常固结粘土强度包线过原点:似乎不对,固结后试验有粘聚力。 认为是自然界刚沉积的粘土-淤泥,抗剪强度为0。 定义:先期固结压力,目前承受的有效应力(现场土为上覆自重应力)等于。-正常固结土,历史上最大固结压力既是现在压力。一般由河湖泥沙状沉积,一层层压密固结。 对于室内试样:重塑土,先调制成泥浆,然后在一定压力下排水固结成形。意味着目前的固结压力是历史上的最大固结压力。对于情况,其历史上最大固结压力为0,仍是泥浆,抗剪强度为零,包线过原点。在下固结的试样,如果围压讲到0后仍有强度,即有c。 注意中包含有c的因素(亦即c与成正比,暂时不讲) * 超固结土 天然土样,受到(设为) 在三轴压力室中,,正常固结土,与上述土一样服从,c=0。(曲线上每点对应一个)。 当时, 土变为超固结土; 在下的密度高于正常固结土,强度高于正常固结线; 时,有一,并非泥浆状,肯定有强度。(进行无侧限压缩试验) 超固结土包线由两段组成,交点在先期固结压力附近。 可以用一直线近似表示超固结土包线(不过原点)。 * 超固结土 天然土样,受到(设为) 在三轴压力室中,,正常固结土,与上述土一样服从,c=0。(曲线上每点对应一个)。 当时, 土变为超固结土; 在下的密度高于正常固结土,强度高于正常固结线; 时,有一,并非泥浆状,肯定有强度。(进行无侧限压缩试验) 超固结土包线由两段组成,交点在先期固结压力附近。 可以用一直线近似表示超固结土包线(不过原点)。 固结排水试验(CD试验) 1 打开排水阀门,施加围压??后充分固结,超静孔隙水压力完全消散; 2 打开排水阀门,慢慢施加轴向应力差?????以便充分排水,避免产生超静孔压 固结不排水试验(CU试验) 1 打开排水阀门,施加围压??后充分固结,超静孔隙水压力完全消散; 2 关闭排水阀门,很快剪切破坏,在施加轴向应力差?????过程中不排水 不固结不排水试验(UU试验) 1 关闭排水阀门,围压??下不固结; 2 关闭排水阀门,很快剪切破坏,在施加轴向应力差?????过程中不排水 cd 、?d ccu 、?cu cu 、?u (3)试验类型 §5.2 抗剪强度测定试验 §5 土的抗剪强度 一、室内试验 2. 三轴试验 固结排水试验(CD试验) Consolidated Drained Triaxial test (CD) 抗剪强度指标: cd ?d (c? ??) 试验类型汇总 固结不排水试验(CU试验) C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