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行政职能测.doc

发布:2016-12-22约1.5万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行政职能测 篇一:行政职能测试解题方法 行政职能测试解题方法 一、数量关系 1、100以内的质数表 100以内的质数有25个: 2、 3、 5、 7、 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71、73、79、83、89、97 2、自然数的N次方尾数变化规律 2的尾数变化四次为一个周期,分别2 4 8 6 3的尾数变化四次为一个周期,分别3 9 7 1 7的尾数变化四次为一个周期,分别7 9 3 1 8的尾数变化四次为一个周期,分别8 4 2 6 4的尾数变化两次为一个周期,分别4 6 9的尾数变化两次为一个周期,分别9 1 5 和6的尾数不变 3、常用数的整除特征 能被2整除:个位数为偶数; 能被3整除: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 能被4整除:末两位数能被4整除; 能被5整除:个位数为0或5; 能被6整除:同时满足能被2和3整除; 能被7整除:末三位数字所表示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表示的数的差(大数减小数) 能被7整除; 能被8整除:末三位数字所表示的数能被8整除; 能被9整除: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9整除; 能被11整除:末三位数字所表示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表示的数的差(大数减小数) 能被11整除;奇数位上的数字和与偶数位上的数字和的差能被11整除; 能被13整除:末三位数字所表示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表示的数的差(大数减小数) 能被13整除; 能被25整除:末两位数能被25整除; 能被125整除:末三位数能被125整除 4、数的整除性质 ①如果数A、B都能被C整除, 则(A+B)与(A-B)也能被C整除; ②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C为整数,则积AC也能被数B整除; ③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B又能被C整除,则A也能被数C整除; ④如果数A能同时被数B、C整除,且B、C互质,则A一定能被B和C的积整除; ⑤如果数A能被C整除,B不能被C整除,则(A+B)与(A-B)不能被C整除。 5、带余除法(余数)性质 ①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能被同一个自然数整除,那么余数也能被这个自然数整除; ②如果被除数和余数都能被同一个自然数整除,那么除数也能被这个自然数整除; ③如果两个数被同一个数除,余数相同,那么这两个数之差就能被这个数整除; ④如果两个数被同一个数C除,余数分别为A和B,则这两个数的和被C除,余数为(A+B); ⑤如果两个数被同一个数C除,余数分别为A和B,则这两个数的积被C除,余数为A与B积除以C的余数。 二、逻辑判断 由一个或若干命题得出另一个命题的思维方法叫推理。 用来做推理依据的命题叫做前提,经过推理而得到的命题叫做结论。 前提对结论提供证据支持。 支持度为100%的为必然性推理,小于100%的为或然性推理。 演绎推理为必然性推理。类比推理、归纳推理为或然性推理。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中推出特殊性结论。 其特点:如果前提为真,形式有效,则结论必然为真。前提和结论之间有包含关系。 演绎推理的分类:根据前提命题的个数可以分为简单推理和复合推理。 简单推理包括:直言推理和关系推理。其中直言推理又包括直接推理(对当关系推理、命题变形推理)和间接推理(直言三段论)。 复合推理包括: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负命题等值推理和二难推理等。 ㈠简单推理基本规则 三段论:指由两个包含有一个共同词项的直言命题作为前提从而推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为结论的推理。 结构形式 大前提?? M(中项)———P(大项) 小前提?? S(小项)———M(中项) ???????? —————————— 结??论?? S(小项)———P(大项) 三段论的公理: 1、肯定公理??凡是对一类事物有所肯定,那么,对该事物的每一分子也必然有所肯定。 2、否定公理??凡对一事物有所否定,那么,对该事物中的每一分子也必然有所否定。 三段论的规则: 1、在前提中不周延的词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2、中词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 3、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得出结论 4、两个前提中如果有一个是否定的,则结论是否定的;如果结论是否定的,则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的。 ㈡复合推理基本规则 联言判断:陈述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 并列关系:关联词:并且、和 、 “既??又??” ??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而且??” ??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 选言判断:陈述在若干种事物情况中,至少有一种或仅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判断 ?? 关联词: “除??或者??”、“也许??也许??”。 假言判断:陈述某一事物情况的存在是另一事物存在条件的判断 充分条件:常用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