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及应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特 点 理论基础扎实、可靠,表达式物理意义明确; 计算方法简便、易掌握、易操作; 计算结果规律性强、稳定性高、便于对比; 虽然公式中所需求的计算参数少,但选准这些参数,能真实反映油田实际情况,并具有代表性,则难度较大。 以油藏工程基本理论为基础、以数理统计为手段,根据矿场资料建立起统计关系式,在假设条件成立下,进行外推,预测未来 假设条件 预测期间,油田开采方式、开采条件同前一样,没有重大变化,同时也不考虑在以后开发过程中所采取的大的增产措施,曲线过去的趋势将以不变方式控制着将来的趋势; 外推方法是经验性的; 曲线必须要有一个已知的终点。 经验公式法 表格计算法 类比法 1、水驱砂岩油田采收率经验公式 (1)平均渗透率的计算 对于正态分布,用算术平均法或厚度加权平均法 算术平均 厚度加权平均 对于对数正态分布,用几何平均计算 对于其他分布,采用调和平均法 概率平均渗透率 在渗透率的对数正态分布图中,累积频率等于50%对应的渗透率值 (2)渗透率变异系数的计算 在岩样的渗透率和渗透率累积频率关系曲线上引出累积频率等于50%和84.1%所对应的渗透率值,由下式计算变异系数 可见,渗透率变异系数就是渗透率的标准差与平均值之比。渗透率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1。 当储层完全均质时,VK=0; 当储层完全非均质时, VK=1; 一般在0.6--0.9之间。 算例 已知参数 地下原油粘度:10mPa.s 地下水粘度:0.35mPa.s 平均渗透率:500毫达西 井网密度:10公顷/井(等于10井/平方公里) 平均有效厚度:20米 渗透率变异系数:0.85 油层温度:60℃ 计算结果 采收率:29.12% 算例 已知参数 地下原油粘度:10mPa.s 平均渗透率:500毫达西 井网密度:10公顷/井(等于10井/平方公里) 孔隙度:0.21 计算结果 采收率:31.36% 2、底水碳酸盐岩油田采收率经验公式 算例 已知参数 地下原油粘度:10mPa.s 地下水粘度:0.35mPa.s 孔隙度:0.11 原始含水饱和度:0.25 原始原油体积系数:1.2 有效渗透率:500毫达西 计算结果 采收率:14.62% 3、水驱砾岩油田采收率经验公式 对于有明显过渡带的油藏 上两公式应用的参数变化范围见下表 算例 已知参数 地下原油粘度:10mPa.s 井网密度:10井/平方公里 渗透率变异系数:0.85 原始地层压力17MPa 有效渗透率:500毫达西 油层连通率:50% 油水井数比:3 计算结果 采收率:32.2% 4、溶解气驱油田采收率经验公式 算例 已知参数 平均渗透率:500毫达西 孔隙度:0.25 原始含水饱和度:0.25 饱和压力下原油体积系数:1.1 饱和压力下原油粘度:7mPa.s 饱和压力:14MPa 油藏废弃压力:2.1MPa 计算结果 采收率:20.1663% 经验公式法 表格计算法 类比法 经验公式法 表格计算法 类比法 流管法 驱油效率--波及系数法 井网密度法 油藏数值模拟法 流管法 驱油效率--波及系数法 井网密度法 油藏数值模拟法 流管法 驱油效率--波及系数法 井网密度法 油藏数值模拟法 1、谢尔卡乔夫公式 谢氏法采收率与井网密度关系曲线 2、考虑注采井数比的井网密度法公式 河南宝浪油田按照井网密度法测算新增可采储量35万吨。 流管法 驱油效率--波及系数法 井网密度法 油藏数值模拟法 递减曲线法 增长曲线法 童宪章图版法 水驱特征曲线法 一、递减曲线计算步骤: 对计算单元作出产量变化趋势图 选取合适的递减规律 按递减规律拟合递减曲线 计算可采储量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河南魏岗一、二区递减曲线计算结果 河南魏岗四IV递减曲线计算结果 河南魏岗四V递减曲线计算结果 胜利孤岛中二北Ng3-4递减曲线计算结果 中原濮S1下递减曲线计算结果 江汉南断块递减曲线计算结果 胜利坨二区S21-2递减曲线计算结果 江汉习一区递减曲线计算结果 胜利埕4Ng上递减曲线计算结果 胜利孤东七西Ng54-61递减曲线计算结果 胜利孤东七西Ng63-4递减曲线计算结果 江汉王30井区递减曲线计算结果 递减曲线法 增长曲线法 童宪章图版法 水驱特征曲线法 1、威布尔增长曲线 参数求取方法一:0.63212准数法 根据油田实际资料计算tQt-NP关系,求出tQt达到最大值(tQt)max时对应的NPm和t (tQt)max 参数求取方法二:线性试差法 根据公式: 给不同的NRmax以Lgt为自变量, 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对应相关系数最大时的NRmax即为所求,进而求出a、b值。 2、俞启泰增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