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4章第3节第2课时(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及酸雨).doc

发布:2016-12-05约8.58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及酸雨) 一、选择题 1.一氧化氮对“非典”病毒的抑制作用明显。下列关于NO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O是酸性氧化物 B.NO只能通过人工合成 C.NO是大气污染物,会形成酸雨 D.NO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在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NO和b mol O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 A. B. C. D. 3.在标准状况下,将O2与NO按3∶4的体积比充满一个干燥烧瓶,将烧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液面逐渐上升,最后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045 mol·L-1 B.0.036 mol·L-1 C.0.026 mol·L-1 D.0.030 mol·L-1 4.相同条件下,在容积相同的三个烧瓶内分别充满干燥的NH3、HCl、NO2气体,做喷泉实验,所得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  ) A.3∶3∶2 B.2∶2∶3 C.1∶1∶1 D.无法比较 5.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是主要污染物,为了治理污染,常通入NH3:利用NOx+NH3―→N2+H2O反应来治理污染。现有NO、NO2混合气体3 L,用同温同压下3.5 L NH3恰好使其完全转化为N2,则混合气体中NO、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2∶1 C.1∶3 D.1∶4 6.下列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O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 B.常温常压下,NO不能与空气中氧气直接化合 C.含等质量的氧元素的NO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 D.NO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7.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比为(  ) A.3∶1 B.1∶3 C.1∶2 D.2∶1 8.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  ) A.酸雨 B.光化学烟雾 C.臭氧空洞 D.温室效应 9.随着资源的开发和现代化工业的发展,你认为减少酸雨以保护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尽量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的烟囱加高 ③将燃料脱硫后再燃烧 ④开发新的清洁能源 ⑤植树造林⑥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④⑤ 10.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NO和O2充入一试管,并将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原总体积的(  ) A. B. C. D. 11.把3体积的NO2气体,依次通过下列3个分别装有①NaHCO3饱和溶液,②浓H2SO4,③Na2O2的装置后,用排水法把残留气体收集到集气瓶中,集气瓶内气体应是(同温同压下测定)(  ) A.1体积NO B.2体积NO2和0.5体积O2 C.2体积O2 D.0.25体积O2 12.(2008年高考广东卷)设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双选 ) A.1 mol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B.1.5 mol N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C.常温常压下,46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D.0.10 mol Fe粉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为0.10nA 13.将充有m mL NO和n mL NO2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然后通入m mL O2,若m<n,则充分反应后,量筒内气体的体积为(单位:mL)(  ) A.3(m-n) B.m+ C. D. 14.2009年12月10日,东风公司宣布,公司成立至今累计产销已突破1000万辆大关。东风汽车装有的一种尾气处理装置使用铂作催化剂,可将CO、NO、NO2和碳氢化合物等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有效降低了尾气对环境的危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铂表面被做成蜂窝状更有利于提高催化效果 B.在铂催化下,NO可被CO氧化为N2 C.尾气处理装置使用铂作催化剂可加快CO的氧化 D.碳氢化合物在铂催化下,可直接将CO氧化为CO2 15.将盛 有N2和NO2(无N2O4)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N2和NO2的体积比是(  ) A.1∶1 B.1∶2 C.1∶3 D.3∶1 二、非选择题 16.NO分子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近年来,发现少量的NO在生物体的许多组织中存在,它具有扩张血管、免疫、增强记忆的功能,而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NO亦被称为“明星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NO对环境的危害在于________。 A.破坏臭氧层 B.高温下能使一些金属被氧化 C.造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