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加工专用红薯的标准化示范种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优质加工专用红薯标准化示范种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PAGE
PAGE 34
优质加工专用红薯标准化示范种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优质加工专用红薯标准化示范种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WORD版本下载可编辑
WORD版本下载可编辑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县优质加工专用红薯标准化示范种植建设项目
1.1.2项目性质
新建
1.1.3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建设单位:##薯业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单位性质:有限责任公司
1.1.4项目建项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1.1.4.1 建设地点: ##镇、##镇、##镇
1.1.4.2 建设规模及内容:
1、建母本园1600亩;
2、建优质加工专用红薯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10000亩。
1.1.4.3 项目建设期限: 2009年2月至2009年12月
1.1.4.4 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项目概算总投资960万元,其中:
1、流转土地建立母本园386万元;?
2、优质加工专用红薯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建设投入514万元。
3、专业流通合作组织建设60万元。
1.1.4.5资金来源与筹措:
项目概算总投资960万元,其中:
申请省预算内补助资金320万元;
地方配套:65万元;
企业自筹:206万元;
农户自筹:369万元。
1.1.5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辐射带动全县14个乡镇及毗邻地区农户种植优质加工专用红薯 20000亩。通过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强化红薯标准化示范种植带动,提高全县薯农标准化种植技术,搞好薯农种植技术培训,全年培训薯农15000人次。
该项目建设单位是所在县龙头企业,通过实行最低保护价合同订单收购红薯20000亩,解决薯农产品销售问题。
推广耕制改革,提高复耕指数,增加薯类作物种植面积。
规范和完善专业流通合作组织,提高项目区所在县薯业整体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国家农业部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
1、《###市农业局关于发展加工专用红薯的意见》(广农发[2006]35号)
2、《###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加工专用红薯产业发展规划(2008年—2010年)的通知》(旺府办函[2007]210号)
3、《###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通知》旺府发[2008]42号
4、《###县农业局关于抓好2008年加工专用红薯生产基地建设的紧急通知》
1.3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本项目倡导、帮助项目区农户种植红薯,有利于调整项目区的农业经济结构、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项目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化的政策的精神,积极助农增收,减少城乡贫富差距,从而拉动内需。可以为项目区农民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建设项目一举两得,对实现项目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经过测算,本项目投资符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对财务的要求,资金使用合理,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为公司提供稳定的原料来源,将红薯产业发展成为“富民产业”,现提出在###、###、###三个乡镇实施“###县优质加工专用红薯标准化示范种植建设项目”是必要可行的,符合国家项目申报要求。
1.4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项目建设单位除了搞好本项目建设外,还应完善售后服务,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关注种植工作质量。
目前由于项目建设单位所在县红薯良种普及率低、种植技术不配套、龙头企业加工能力不足、产业链条短等原因,导致该县红薯单产低、农户增收有限,限制了红薯产业进一步发展。
由于季节性较强,该项目建设迫在眉睫,工期较短,要求极高。建议项目单位尽快申报该项目,加强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迅速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同时,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应加强成本控制和建设管理,杜绝浪费和挪用现象的发生,积极争取各级监督部门过程监督,共同将该项目建成让政府放心、让当地百姓满意、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现代化优质加工专用红薯标准化示范种植园区。
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我国现阶段的农村经济发展思路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土地稀缺。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工商企业进入农业,特别是鼓励和支持他们进入农业的产前、产后领域为农民提供社会化服务,鼓励他们对农业资源进行投资开发。在2002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强调要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快农业生产布局调整。加快培育优势产业区,发展优势农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带动加工、储藏、运输、营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开辟新的农民就业渠道,形成新的收入增长点。在优势产业区发展主导产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