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劳动安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铁 路 劳 动 安 全 中国铁路总公司 劳动和卫生部 中国铁路总公司安全监督管理局 铁路职工培训教材 第十五章 现场急救 铁路职工培训教材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损伤发生率逐年增高。我国每年的事故伤亡人数较多,若使伤员在专业人员到达现场前获得初步的救护,可有效地减少伤亡率。 铁路职工培训教材 第一节 现场急救的基本概念 铁路职工培训教材 现场抢救是指一些意外伤害、急重病人在到达医院前得到的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目的是挽救生命,减少伤残和痛苦,为进一步救治奠定基础。 铁路职工培训教材 一、现场急救的主要任务 现场急救的主要任务是抢救生命、减少伤员痛苦、预防并发症,正确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送到医院。 铁路职工培训教材 二、现场急救的基本程序 (一)现场评估与呼救 1.现场评估 (1)评估造成事故、伤害及发病的原因,是否存在对救护者、患者和围观者造成伤害的危险环境。 (2)评估危重病情,包括对意识、气道、呼吸、循环等几方面的评估。 铁路职工培训教材 2.紧急呼救 (1)救护启动:这是被国际上列为抢救危重患者的生存连中的第一步,即早期呼救。启动EMSS,急救信息中枢根据患者病情和所处位置发出指令。 (2)电话呼救:120是我国统一实施的医疗急救电话号码,应广泛宣传教育广大民众记住呼救电话号码。 铁路职工培训教材 (二)现场急救 针对伤情采取合适措施。 三、现场急救的原则 1.先排险后施救。在现场救护前先评估现场环境,排险后再施救。 2.先重伤后轻伤。优先抢救危重患者,后抢救较轻者。 铁路职工培训教材 3.先复苏后固定。遇有呼吸心搏骤停又有骨折者,应先进行心肺复苏手术,直至呼吸、心跳恢复后,再进行固定骨折。 4.先止血后包扎。大出血合并有伤口者,首先立即采取指压法、止血带止血法等进行止血,再消毒伤口进行包扎。 铁路职工培训教材 5.先急救后转运。对垂危重伤病员,先进行现场的初步处理后,才可在医疗监护下转运至医院,途中不要停止抢救措施,继续观察病情变化,少颠簸,注意保暖,快速平安抵达目的地。 铁路职工培训教材 6.急救与呼救并重。有多人在现场或遇有成批伤病员时,救护与呼救同时进行。只有一人在场的情况下,应先施救,后在短时间内进行电话呼救。 第二节 铁路作业常见伤害的急救方法 铁路职工培训教材 一、止血 人体血量大约占体重的8%,如体重50Kg,则约有4000ml血液。急性出血时,若短时间内血液流失超过全身血量的1/4-1/3,就有生命危险。因此,争取时间进行有效止血,对挽救伤员的生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铁路职工培训教材 出血可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出体外称为外出血; 血液流人组织、脏器或体腔内,称为内出血。急性创伤性大量出血是伤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迅速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根据出血的血管种类,出血可分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3种。 铁路职工培训教材 (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出血呈喷射状,危险性最大。 (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慢,呈持续性,危险性较大。 (3)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从伤口渗出,常可自动凝固而止血,危险性较小。 铁路职工培训教材 急救方法如下: (一)压迫止血法 压迫止血是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1.直接压迫 小伤口出血,可直接压迫出血部位,即可达到应急止血的目的,然后再视情况和条件做进一步处理。 铁路职工培训教材 铁路职工培训教材 (2)头面部出血 单用拇指或2、3、4指同时在同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向后将颈动脉压向第6颈椎棘突,对头皮和颈部出血有效(图15-3) (3)上肢出血 ①肩部、腋窝、上臂出血。在同侧锁骨上窝中部锁骨下动脉搏动明显处向下压向第一肋骨进行止血(图15-4) ②上臂出血。上肢外展用四指压迫上臂内侧肱动脉血管(图15-5) ③前臂出血。在肘关节上方肱二头肌内侧沟中部止血(图15-6) ④手部出血。于腕横纹上方用双手拇指分别压迫尺、桡动脉止血(图15-7) (4)下肢出血 ①大腿及以下的动脉出血。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的卵圆窝处用力压迫股动脉止血(图15-8)。 ②足部出血。根据出血范围可以分别或同时压迫胫前动脉、胚后动脉止血(图15-9) 3.加压包扎止血 在出血处放置敷料或伤口内填塞敷料后,用绷带加压包扎,适用于出血量小的毛细血管或静脉出血(图15-1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