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与中国.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互联网金融与中国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学号:5901112117 姓名:吴康祥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通讯业务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正在成为一种潮流潜移默化的改变着银行业在金融市场中的定位。我国的金融领域也逐渐的进入互联网的领域,各项业务操作也都实现了在互联网下高效、便捷的完成。但是,互联网在我国的应用,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仍然处于探索的阶段。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就互联网在我国金融领域的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展开论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金融时代、互联网金融、挑战、前景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互联网的普及范围的不断扩大,我国的金融行业已经全面的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金融对传统金融业形成革命性的冲击,代表这一个新的金融时代的来临。网络金融逐渐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支付手段和操作手段,由于网络金融所具有的高效、快捷、精确等特点,极大地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不仅有技术层面、培训层面的滞后,也有制度层面的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往传统金融业态渗透,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
在这种金融模式下,支付便捷,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都不起作用;可以达到与现在直接和间接融资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并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幅减少交易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更为民主化、而非少数专业精英控制的金融模式,现在金融业的分工和专业化将被大大淡化,市场参与者更为大众化,所引致出的巨大效益将更加惠及于普通百姓。?
这种新金融模式的出现意味者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对政府而言,互联网金融模式可被用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和促进民间金融的阳光化、规范化,更可被用来提高金融包容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监管挑战。对业界而言,互联网金融模式会产生巨大的商业机会,但也会促成竞争格局的大变化。对学术界而言,支付革命会冲击现有的货币理论,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信贷市场、证券市场也会产生许多全新课题,总之会冲击现有的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资本市场的理论。
二、互联网金融的运行方式
互联网金融模式有三个核心部分:支付方式、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分述如下。
(1)支付方式:在支付方式方面,以移动支付为基础。个人和机构都可在中央银行的支付中心(超级网银)开账户(存款和证券登记),即不再完全是二级商业银行账户体系;证券、现金等金融资产的支付和转移通过移动互联网络进行;支付清算电子化,替代现钞流通。
(2)信息处理:在信息处理方面,社交网络生成和传播信息,特别是对个人和机构没有义务披露的信息;搜索引擎对信息进行组织、排序和检索,能缓解信息超载问题,有针对性地满足信息需求;云计算保障海量信息高速处理能力。总的效果是,在云计算的保障下,资金供需双方信息通过社交网络揭示和传播,被搜索引擎组织和标准化,最终形成时间连续、动态变化的信息序列。由此可以给出任何资金需求者(机构)的风险定价或动态违约概率,而且成本极低。正是这种信息处理模式,使互联网金融模式替代了现在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的主要功能。
(3)资源配置:在资源配置方面,资金供需信息直接在网上发布并匹配,供需双方可以直接联系和交易。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个体之间直接金融交易这一人类最早金融模式会突破传统的安全边界和商业可行性边界,焕发出新的活力。在供需信息几乎完全对称、交易成本极低的条件下,互联网金融模式形成了“充分交易可能性集合”,诸如中小企业融资、民间借贷、个人投资渠道等问题就容易解决。在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下,双方或多方交易可以同时进行,信息充分透明,定价完全竞争(比如拍卖式),因此最有效率,社会福利最大化。各种金融产品均可如此交易。这也是一个最公平的市场,供需方均有透明、公平的机会。
总之,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支付便捷,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不需要经过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
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以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机构、人人贷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越发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互联网金融以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价值创造方式,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形成直接冲击甚至具有替代作用。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金融已经出现了三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1)移动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