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规模化养猪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应注意的问题 .pdf

发布:2024-12-22约3.19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从猪场选址建造到资源化利用应注意的问题

规模化养猪场粪便和污水处理一直是养猪场最为头疼的事,随着环保法“畜禽养殖粪污排放标准”

“水十条”“土十条”等的出台,新建的中大型养殖场要达到环保要求,对规模化养猪场粪便和污

水的处理刻不容缓。本文将就规模化养猪场粪便和污水资源化利用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论述。

一、建造与选址

(1)猪舍选址

猪舍一般要求地势较高和开阔,地面平坦或有缓坡,并且迎风向阳,这样有利于污水和雨水的排放。

(2)猪舍建造

猪舍的建造要达到“四改两分”,即改水冲清粪为干式清粪、改无限用水为控制用水、改明沟排污

为暗沟排污、改渗漏地面为防渗地面,实现固液分离、雨污分流。具体措施可包括机械挂办干式清

粪,饲槽饮水改用乳头饮水器设备,封闭式猪舍。

二、粪便、污水处理与利用

养猪场粪便和污水处理要按照“种养结合、以地定畜、还田利用”的原则,除了污水实现循环利用

的部分外,均应通过自有、租赁、协议等方式确保具有消纳本场全部粪便的耕(林、果)地等。有

机肥、沼渣、沼液、回用水等在输道过程中不得洒漏,施用播散要均匀,避免过度施肥,影响耕作,

每3头猪配套1亩消纳地。

1、干粪处理

猪干粪经接种(加入菌剂)、堆积发酵、翻堆、再发酵和后处理(晾干、粉碎、分筛去杂、检测、

包装)制作生物有机肥是环保养猪的必须环节。

新鲜猪粪加入无害化菌剂发酵,经过微生物高温分解和热交换,水分含量减少30%~40%,有机质

含量提升约1倍,氮素养分相对提升1~4倍,磷提升2~8倍,钾提升约10倍,高温发酵过程还可

杀死病菌和虫卵,减少病害传播。

生物有机肥是有机、无机成分的科学配合,综合了化肥和有机肥的优点,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

土壤结构,销路不愁,既变废为宝又净化环境。

2、粪污水处理

厌氧发酵产沼气是环保养猪的重要环节,也是养猪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所在。

(1)沼气池选型

沼气池按建造材料分类有:水泥沼气池、玻璃钢沼气池、红泥塑料沼气池和黑膜塑料沼气池等。

拥有国家标准的水泥沼气池因建池施工复杂,产气慢、报废率高而逐步被淘汰;玻璃钢沼气池因手

工制造、运输困难也面临淘汰的境况;新兴的HDPE防渗膜做成的黑膜沼气池以其工业化生产、环

保、产气率高、运输方便、施工简单正逐步成为养猪场沼气池的主流。根据养猪场地形建造一个大

容积的黑膜沼气池,延长尿液在沼气池里的停留时间,真正发挥沼气池储存和降解尿液的环保功能,

按照环保部门要求,每出栏10头生猪要配套不小于1m³的沼气池。沼气池建成后需要进行污泥接

种,启动成功后一般将温度控制在35℃左右,以保证沼气池在微生物最佳生活条件下运行。

(2)沼气工程选址

规模化养猪场选址应符合养猪场整个生产系统的规划和要求,并根据以下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a在畜禽养猪场和附近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b在畜禽养猪场的标高较低处,方便污水排放;

c有较好的工程地质条件;

d满足防疫要求;

e有方便的交通运输和供水供电条件。

(2)沼气工程总体布置

1沼气工程的总体布置要考虑养猪场远期生产规模扩展的可能性,如有必要,应依次作出分期建

设方案。

2总体布置应满足沼气工程工艺的要求,布置紧凑,便于施工、运行和管理。应结合地形、气象

和地址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

3竖向设计应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坡度,并达到排水畅通、降低能耗、土方平衡的要求。

4构筑物的间距应紧凑、合理,并满足施工、设备安装与维护、安全的要求。

5附属建筑物宜集中布置,并应与生产设备和处理构筑物保持一定距离。

6厌氧消化器、贮气柜、输气管道的设计满足防火要求。

7各种管线应全面安排、避免迂回曲折和互相干扰,输送污水、污泥和沼气管线布置应尽量减少

管道弯头,以减少能量损耗和便于清通。各种管线应不同颜色加以区别。

8应设置废渣等物料堆放及停车场地。

9平面布置应留有汽车进出口通道,各建筑物间应留有连接通道,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主要车行道的宽度:单车道为3m,双车道为5m,并应有回车道。车行道转弯半径不小于6m;

人行道的宽度为1~1.5m;

通向建筑物顶端的扶梯与水平夹角不大于40度,其宽度为0.8~1m;

高架物上不经常同行的部位可设置爬梯,其宽度为0.4m;

绿地面积不宜小于总面积的30%。

10沼气工程应设围墙(栏)。

11各建筑物和构筑物群体效果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12主要畜禽污水处理设施应设置溢流口、排泥管、排空阀和检修入孔。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