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五采区轨道下车场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的设计.doc

发布:2018-06-12约2.56万字共8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概述 一、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的编制是为指导和规范位于五采区轨道下山中部车场的永久避难硐室施工,为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照执行。 二、掘进目的及用途: 1、硐室位置及服务范围 设计在五采区轨道下山中部车场处建设一处永久避难硐室,为五采区范围内所有作业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等提供避险场所。 2、硐室服务人员 五采区最多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面,采区区域同时作业人数最多为81人,根据《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永久避难硐室的额定人数,应满足所服务区域同时工作的最多人员的紧急避险需要,并考虑不低于1.2的备用系数。设计五采区永久避难硐室额定避险人数为100人。 3、硐室位置围岩情况 五采区永久避难硐室附近巷道岩层稳定,相邻区域无地质构造带、高温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危险区,满足建设避难硐室的要求。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 五采区永久避难硐室包括生存硐室25米,过度硐室2个各4米;另外施工两个硐室,分别为一个卫生间(宽2.0m×深3.0m×高2.0m)、一个电源硐室(宽3.0m×深4.0m×高2.5m)。巷道长度共计40米。 五采区永久避难硐室服务于五采区,服务年限8年。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 根据生产计划排定:本掘进工作面自2013年4月份开工,预计2013年5月竣工。 第二节 编写依据 一、采区设计说明书及批准时间 设计说明书名称为《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说明书》,批准时间为:2012年3月。 二、地质说明书及批准时间 地质说明书名称为《五采区永久避难硐室掘进地质说明书》,批准时间为2012年11月。 三、设计原则 1、各紧急避险设施的总容量应满足突发紧急情况下所服务全部人员紧急避险的需要,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人员,并应有一定的备用系数。永久避难硐室的备用系数不低于1.2。 、紧急避险设施应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连接,形成井下整体性的安全避险系统。 、避难硐室应布置在稳定的岩层中,避开地质构造带、高温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危险区。前后20m范围内巷道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且顶板完整、支护完好,符合安全出口的要求。永久避难硐室应确保在服务期间不受采动影响。 第三节 地质构造 本工作面呈一宽缓的单斜构造,总体倾向西偏北,倾角2°~11°左右,平均6°。 根据五采区轨道巷中部车场掘进地质资料可知,本工作面没有大于1m的断层,小于1m的断层较为发育,多为正断层,掘进施工中应严格按中腰线施工,当遇到断层围岩破碎带应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并制定相关措施,加强顶板管理。 第四节 水文地质 一、水文情况 该巷道所穿过的(煤)岩层有九灰、砂质泥岩皆为弱含水层。主要含水层在12下煤层上部(12下煤层上距上侏罗统砂砾岩含水层73.83m,上距三灰含水层为55.6m),据有关水文地质资料可知及五采区皮带、轨道巷在揭露五灰时,五灰的初始涌水量约为40m3/h, 在揭露七灰时,七灰的初始涌水量约为15m3/h,前期轨道巷和皮带巷施工中,五灰和七灰水已部分释放,对掘进影响不大,八灰为弱含水层,揭露时仅为滴水或淋水现象,因此该工作面掘进不受含水层威胁。 二、安全隔水层计算 距该巷道最近的含水层为三灰,上距55.6m,掘进巷道按回采冒落裂隙计算: 导水裂隙带:Hf=100M÷(3.3N+3.8)+5.1 式中:M—12下煤采厚 1.54m  N—煤分层层数(取1) Hf=100×1.54÷(3.3×1+3.8)+5.1=26.52m<m 因此该巷道掘进不受上覆三灰水威胁。 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 巷道布置 五采区避难硐室在五采区轨道下山中部车场12#导线点前2.5m处开门,方位285°,先按3/‰下山施工4m过度硐室后;再施工25m生存硐室;再施工4m过度硐室;最后施工两个硐室分别为一个卫生间(宽2.0m×深3.0m×高2.0m);一个电源硐室(宽3.0m×深4.0m×高2.5m)。巷道长度预计40米。 附:五采区永久避难硐室平面位置图(图2) 五采区永久避难硐室剖面图(图3) 五采区永久避难硐室施工大样图(图4) 第二节 矿压观测 本掘进工作面矿压比较稳定,但由于工作面为穿层掘进,又受小断层的影响,顶板压力较大完整性差,因此施工过程中应特别加强顶板管理。 第三节 支护设计 一、巷道断面 该工作面设计断面为半圆拱形断面,如图所示,生存硐室和过度硐室:S1荒=14.64m2, S1净=12.28m2, 设备硐室S2荒=8.28m2,S2净=6.53m2, 卫生间S3荒=4.9m2,S3净=3.57m2锚网喷支护,锚杆间排距为800mm×800mm。 附:巷道支护断面平面图(图5-1 5-2,5-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