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作用机制.ppt
*第31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延伸阶段在核糖体被称为A的位点,即氨酰tRNA位点,在延伸因子EF-Tu和EF-Ts的作用下,新的氨酰tRNA定位在邻近起始三联体的三联体上。50S核糖体亚基上的具有酶活性的组份,肽酰转移酶,催化甲酰甲硫氨酸(或后继的肽酰链)转移至占据位点的氨酰tRNA上的氨基,形成一个二肽酰tRNA。在另外一个蛋白质因子,EF-G作用下,核糖体沿mRNA转位一个密码(三个碱基)距离,结果二肽酰tRNA从A位点移依至P位点,空载的tRNA便被释放出来。这-过程循环重复,通过每次在多肽链的末端羧基上增加一个氨基酸残基,多肽链逐渐延伸。第32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33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终止阶段肽链延伸一直进行,当核糖体在mRNA上到达一个特异三联体(UAA、UAG或UGA),即终止信号时,延伸阶段就结束。此时肽酰tRNA、核糖体和mRNA的三元复合物解离。其组成成分可以重新组装,并开始新链的合成。终止过程由特异蛋白质即终止因子RF1、RF2、和RF3促成。第34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35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蛋白质合成抑制物范例根据抗生素作用的位点,可以将它们分为三种:1.氨酰tRNA形成抑制物2.核糖体功能抑制物3.核糖体外的因子抑制物第36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木比洛菌素木比洛菌素竞争性抑制异亮氨酰tRNA合成酶。作用于G+细菌,抑菌作用。由于木比洛菌素的亲脂性,妨碍了它透过外膜孔,所以对G-细菌缺乏有效性。木比洛菌素的作用具有选择性及无毒性,但是体内给药时,很快被代谢为无活性的形式,所以只能局部给药。第37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链霉素链霉素是杀菌抗生素,能不可逆地与核糖体30S亚基上的一个位点结合,导致A位点的破坏,阻止了氨酰tRNA正确定位,尤其是妨碍了甲硫氨酰tRNAmet的结合,从而阻止了转录的起始。第38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庆大霉素庆大霉素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这类抗生素有妥布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西索米星等。这些抗生素是杀菌作用,很可能是因为它们对靶子的亲和力极高。它们对30S亚基显了最高的亲和力,但作用位点并不同于链霉素,它们主要抑制转位。第39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链霉素和庆大霉素作用示意图A的位点P的位点核糖体沿mRNA转位一个密码距离P的位点庆大霉素抑制转位链霉素第40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环素类四环素和16SrRNA上靠近与氨酰tRNA连接的区域形成可逆复合物。第41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红霉素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与50S亚基结合,选择性地抑制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红霉素与23SrRNA的特异区域直接结合,所导致的结构破坏效应,似乎使肽酰tRNA从核糖体上较早地解离。第42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氯霉素作用示意图A的位点P的位点肽酰转移酶P的位点氯霉素50S亚基作用于50S亚基,抑制肽酰转移反应。第43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作用机制(三)作用机制抗生素主要作用靶位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林肯霉素和大环内酯类春日霉素卷曲霉素噁唑烷二酮类与核糖体30S亚基和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tRNA转位与30S亚基结合,抑制氨基脂酰基-tRNA与mRNA密码子依赖性核糖体A位结合作用于50S亚基中的23S核蛋白体RNA(rRNA),抑制肽酰基转移酶抑制30S亚基与甲酰蛋氨酸-tRNA复合物的形成与30S及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的开始阶段和延长过程的转位与50S亚基的23SrRNA结合,干扰70S功能起始复合物的形成第44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四节细胞膜功能抑制物原核细胞及真核细胞都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着,它控制着细胞内外物质的双向流动,起到屏障作用,并具有识别和传递信息的功能。第45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细胞膜结构示意图第46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不同种属细胞膜的差异不同种类生物体,细胞膜在化学上和结构上都有相当的相似性。细菌细胞膜中不含有固醇。真菌的细胞膜主要含有麦角固醇。哺乳动物的细胞膜上主要含有胆固醇。这些抗生素的选择性一般较差,对细菌及真核细胞都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