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结构的混凝土加气块或者多孔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次结构的混凝土加气块或者多孔砖、
外墙保温、抹灰等涉及的交底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交底提要 外墙抹灰工程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体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填充墙采用加气砌块。涂料。外墙抹灰采用水泥砂浆。
2、施工准备
2.1 作业条件
2.1.1 结构工程全部完成,并经有关部门验收,达到合格标准。
2.1.2 施工时使用的外架子应提前准备好,横竖杆要离开墙面及墙角200~250mm,以利操作。为减少抹灰接槎保证抹灰面的平整,外架子应铺设三步板,以满足施工要求。
2.1.3 外墙抹水泥砂浆,大面积施工前应先做样板,经鉴定合格,并确定施工方法后,再组织施工。
2.1.4 加气块墙、混凝土窗台梁、门窗抱框基体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等,应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
2.1.5 抹灰前应检查基体表面的平整,以决定其抹灰厚度。抹灰前应在大角的两面、阳台、窗台、镟脸两侧弹出???灰层的控制线,以作为打底的依据。
2.1.6 抹灰前弹线,抹灰完成面根据设计图纸以及与玻璃幕墙、石材的关系确定。
2.2 机具准备
搅拌机、大平锹、小平锹,除抹灰工一般常用的工具外,喷壶、小水壶、水 桶、分格条、笤帚、锤子、锯子等。
2.3 主要材料准备
水泥、砂、石子、钢丝网、水泥钉等。
2.4 技术准备
2.4.1 施工前审阅图纸及有关规定,熟悉外墙抹灰施工流程、节点详图、做法以及图纸及有关规范要求。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C2-1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外墙抹灰工程 外墙抹灰工程
交底提要 外墙抹灰工程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2.4.2 认真核对抹灰部位,查看节点详图,明确与各专业交圈部位的做法。
2.4.3 认真学习本工程制定的技术质量措施。
3.工艺措施及做法
3.1 工艺流程:
外墙面处理→墙面拉毛→铺设钢丝网片→吊垂直弹线→抹灰饼→抹灰→养护
3.2施工方法及措施
3.2.1 拉毛处理:将光滑的表面清扫干净,用10%火碱水除去混凝土表面的油污后,将碱液冲洗干净后晾干,采用用笤帚甩上一层1∶1稀粥状水泥细砂浆(内掺20%建筑胶水拌制),使其凝固在光滑的基层表面,用手掰不动为好。
3.2.2外墙抹灰面,在抹灰前先铺钉5×5mm的钢丝网,并绷紧牢固,混凝土抱框柱、窗台梁、墙垫处钢丝网用水泥定固定。
3.2.3 抹灰前必须将管道穿越的墙洞孔洞及时安放套管,并用1:3水泥砂浆或豆石混凝土填嵌密实,散热器和密集管道等背后的墙面抹灰,宜在散热器和管道前进行,抹灰面接槎顺平。
3.2.4 抹灰前检查门窗框具体位置,确定与门窗框交接部位的抹灰部位。
3.2.5 吊垂直、套方找规矩:分别在外墙角、门窗口角、装饰柱边角、墙面等处吊垂直,套方抹灰饼,并按灰饼充筋后,在墙面上弹出抹灰灰层控制线。
3.2.6 滴水线(槽):在檐口、窗台、窗桅、雨篷、阳台、压顶和突出墙面等部位,上面应做出流水坡度,下面应做滴水线(槽)。流水坡度及滴水线(槽)距外表面不应小于40mm,滴水线(又称鹰嘴)应保证其坡向正确。
3.2.7抹底层砂浆:刷掺一定比例的建筑胶水泥浆一道,(水灰比为0.4~0.5)紧跟抹1∶3水泥砂浆,每遍厚度为5~7mm,应分层与所充筋抹平,并用大杠刮平、找直,木抹子搓毛。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表C2-1 编号 04-C2-002
工程名称 华北电力大学综合教学楼 2008年6月10日 2008年6月10日
施工单位 北京建工集团华北电力大学工程经理部 外墙抹灰工程 外墙抹灰工程
交底提要 外墙抹灰工程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3.2.8 抹面层砂浆:底层砂浆抹好后,第二天即可抹面层砂浆,首先将墙面洇湿,按图纸尺寸弹线分格,粘分格条、滴水槽,抹面层砂浆。面层砂浆配合比为1∶2.5水泥砂浆或1∶0.5∶3.5水泥混合砂浆,厚度为5~8mm。先用水湿润,抹时先薄薄地刮一层素水泥膏,使其与底灰粘牢,紧跟着抹罩面灰与分格条抹平,并用杠横竖刮平,木抹子搓毛,铁抹子溜光、压实。待其表面无明水时,用软毛刷蘸水垂直于地面的同一方向,轻刷一遍,以保证面层灰的颜色一致;避免和减少收缩裂缝。随后,将分格条起出,待灰层干后,用素水泥膏将缝子勾好。对于难起的分格条,则不应硬起,防止棱角损坏,应待所层干透后补起。并补勾缝。
3.2.9养护:水泥砂浆抹灰层应喷水养护。
3.2.10 外墙抹灰节点详图(附后)
4.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4.1 空鼓、开裂和烂根:由于抹灰前基层底部清理不干净或不彻底,抹灰前不浇水,每层灰抹得太厚,跟得太紧;对于混凝土墙,光滑表面不剔毛、也不甩毛,甚至混凝土表面的酥皮也不剔除就抹灰;陶粒墙表面没清扫,不浇水就抹灰。抹灰后不养护。为解决好空鼓、开裂的质量问题,应从三方面下手解决:第一施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