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并网逆变控制器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光伏发电并网逆变控制器系统的设计
学生姓名 吴湘锋
学 号 200814240119
系 别 物 电 系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届 别 2012
指导教师 李 亚 兰
职 称 讲师
2011年 11 月 2 日
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摘要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与能源紧缺问题的日益严重,寻找新能源已经是各国不得不面临的现实。进行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的研究对于解决全球日益面临的能源危机有深远的意义,不但可以在技术上进一步取得完善,取得工程经验,而且可以确定其经济的可行性,光伏发电只有进入电力规模的应用,才能真正对于缓解能源紧张和抑制环境污染起到积极作用,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到并网发电的经济政策研究和具有商业化前景的实用技术上。
光伏并网发电的大规模推广除了节约能源与减少环境污染外,还能够刺激光伏工业的迅速壮大,达到能源可持续性发展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蓬勃发张时期,但能源问题严峻,城市中由于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环境持续恶化。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世界上污染最严峻的十大城市中,中国占了八个,其中北京居于第七位。大力发展光伏并网发电将有助于今早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有关领导部门已经开始给予足够重视,首先是国家科技部已规划有步骤地推进相关的科技创新研究、示范及其产业化进程。“八五”和“九五”期间把“光伏屋顶并网发电系统”列入了“国家科技公关计划”,在深圳和北京分别建成了一些光伏屋顶并网发电系统的示范工程。
到目前为止,我国光伏并网发电的关键技术及设备仍主要来自进口,但面对如此巨大的国内需要,脚踏踏实实地发展具有自我知识产权的相关高技术,进而实现其产业化,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研究的基本问题,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设计一个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
系统分为两级结构,前级DC-DC变换器和后级的DC-DA的逆变器,能将太阳能发出的直流电转变为能直接并网的交流电。
根据最大功率跟踪方法使系统在不同光照和温度下智能输出最大功率。
设计系统的直流侧过电压、欠电压、交流侧电流检测电路,确保顺 利并网。
(4)通过单片机控制SA4828芯片设计系统的驱动电路,产生SPWM信号控制逆变器,画出主程序的流程图并编写控制程序。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先进行系统的整体规划确定整个系统的功能,画出整个控制系统的拓扑图,然后按照每个功能的具体要求,进行各个模块的实物设计并逐个调试,待全部通过后,进行整个系统的联调,最终实现一个完整的系统。
进度安排:
2010年10月底 :完成开题报告;
2010年11月—2010年12月:完成第一稿;
2011年1月—2月:完成毕业论文的第二稿;
2011年4月 :完成第三稿的修改,定稿。并交指导老师和评阅教师评阅。
2011年5月: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黄友锐.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2] 张乃国. UPS供电系统应用手册[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3] 孙哲. 一种实用在线式UPS的设计[D]. 大连:大连连理工大学电气专业,2007.
[4] 陈静,何湘宁. 智能UPS的研究和发展[J]. 中国电力,2002:43-50
[5] 王兆安,黄俊. 电力电子技术(第四版)[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6] 王其英,何春华. UPS不间断电源剖析与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7] 李成章. 智能化UPS供电系统原理与维修[D].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
[8] 王其英,刘秀荣. 新型不停电电源(UPS)的管理和使用[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教研室意见
签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