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水稻种植面积遥感信息提取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4-13约1.1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水稻种植面积遥感信息提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之一。水稻种植面积是衡量一个国家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研究水稻种植面积的准确测算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大面积、高精度及实时的地球信息数据,是测算水稻种植面积的有效工具。本研究将结合遥感技术和相关算法,实现对水稻种植面积的准确提取,对于我国及全球的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步骤:

1.采集相关数据:获取卫星遥感图像数据、地图数据、调查统计数据等。

2.数据预处理:对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图像增强、辐射定标、大气校正等。

3.特征提取:通过特征提取的方法,对水稻种植特征进行提取,例如农田、水田、旱田等。

4.分类算法选择和优化:指定合适的分类算法,如支持向量机、决策树、神经网络等,并根据数据情况进行算法参数优化。

5.面积提取:针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分类操作,最终获取水稻种植面积信息。

6.精度评价:通过对提取结果进行精度评价,验证算法的可靠性和提取结果的准确性。

三、研究方案:

1.数据来源:采用2021年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地理信息平台数据,以及地方农业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等。

2.预处理技术:采用顶光纠正、大气校正以及影像拼接等多种预处理技术,最终使图像与原场地一一对应。

3.特征提取:选择合适的特征提取算法,如小波变换和形态学操作等,提取出影像中的稻田和旱地等信息。

4.分类算法选择和优化:选择适当的分类算法和参数,例如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和评价指标,同时通过交叉验证法对算法进行优化。

5.面积提取:结合图像分类结果和GIS空间数据,提取出水稻种植面积,并对结果进行精度验证。

四、研究预期结果:

1.能够利用遥感技术提取水稻种植面积。

2.提高水稻种植面积的测算精度。

3.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为保障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五、研究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2022.3~2022.5):文献综述和数据获取和处理。

2.第二阶段(2022.6~2022.8):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分类算法选择和优化。

3.第三阶段(2022.9~2022.10):面积提取和精度验证。

4.第四阶段(2022.11~2023.1):结果分析和撰写论文。

六、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遥感图像数据复杂多变,提取特征难度大,可以选择多种特征提取算法,并进行优化。

2.人工分类图像耗时且成本高,需要结合机器学习算法进行自动区分,但算法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3.面积提取结果的精度受地物边界和误差因素的影响较大,可以通过交叉验证和误差分析方法进行精细校正及提高提取结果精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