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智库服务学科建设的路径.docx
高校智库服务学科建设的路径
摘要:高校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主力军,其能在高校学科建设中发挥智囊〃作用,为高校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提供理论指导、决策咨询、实践探索、智力支持。
关键词:高校;智库;学科建设
一、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高校智库是我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主力军。为针对国际国内重大现实问题和基础理论问题,我国高校积极响应,纷纷建立研究中心、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等,以国际国内突发事件、热点问题、现实需要、基础理论等为研究重点,以高校已有科研机构为平台,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充分发挥高校智库理论指导、决策咨询、实践探索、智力支持〃的特色。
二、 良好高校智库建设促进学科建设
高校智库建设与学科建设并不矛盾,良好的智库建设能促进高校学科的建设。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诞生国际一流智库,高校智库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高校智库兼具高校学科齐全、人才密集、对外交流广泛〃的优势和智库理论指导、决策咨询、实践探索、智力支持〃的作用,针对国际国内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能针对性适时提出高质量应用对策研究成果,回应国家重大现实问题和基本理论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创新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与推进,尤其是一流学科建设离不开我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蓬勃发展。
(一) 高校智库促进学科整合优质资源
高校智库的定位多与自身高校的优势学科一致。我国高校智库研究领域与其高校学科建设具有高度相关性,以问题研究为导向,借助高校优势学科的优质资源,协同不同学科和理论的专家、教授、研究人员攻关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引领前沿问题研究。人才培养方面,智库人才选拔录用看中学术造诣和实践经验;通过理论+实务”双导师运行制,引入实务专家进校园;以重点学科为基点,高校智库推动高校人才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认可度高。科学研究方面,高校智库依托于所属高校,机制相对健全,协同创新成效显著。高校智库关注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基础研究关注社会前沿问题,推动优势学科原始创新能力发展,从而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新知识新理论反哺优势学科,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社会服务方面,高校智库融合产学研,通过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协同机制,科研成果转化求效,重点服务国家重大现实需求和理论研究,推动高校学科建设发展,促进高校学科通过运用新知识新理论来培养人才、认识世界以及服务社会。国际交流合作方面,高校智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范围、深度、广度都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边界、能力和主成分。既能吸引海外优质师资、科研团队和学生,又能通过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大型国际会议、基础理论课题等多种形式与载体搭建与世界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人才的通道。
(二) 高校智库促进学科破壁垒融合
《实施办法(暂行)》提出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鼓励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建设。高校智库着眼于国家发展进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需求,关注关系人民福祉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着力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而且,高校智库关注前沿问题,必须开展跨学科研究,其所依托的学科之间需要开放学科边界,学科之间需要相互接触、对话、跨越甚至融合。高校智库隶属于高校,高校智库人才也多以高校教师、研究人员为主,高校智库现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基本载体之一,既能吸收不同学科的专家、研究人员,又能吸纳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智库研究,这些都为高校学科相互接触、对话、跨越甚至融合提供了平台和基础。而且,高校智库的科学研究也可以为高校学科建设提供丰富的研究方法和丰硕的研究成果,推动高校学科全面、协同、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智库建设促进特色新兴学科发展
我国80%以上的社科力量在高校,近半数的两院院士在高校。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是高水平的研究型智库,其关切点都是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加之其能打破学科破壁垒,跨学科开展多学科交叉综合型研究,有利于统筹推动发展特色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促进优势学科体系建设,拓宽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之路,实现一流学科体系建设。首先,高校智库依托现高校学科的优势和特色,以服务党和政府决策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提供智力支撑,从而为高校新兴学科建设提供夯实的理论指导。其次,决策咨询是高校智库的重要功能之一,依托于高校设立的智库,结合本校优势学科和特色发展需要,整合优质学科资源,为高校新兴学科建设提供决策咨询;通过学科建设基础理论问题与实践探索相结合,为新兴学科建设发展提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