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大学生工程训练基本技能大赛通知-河南理工大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附件1:
河南理工大学2013年工程训练创新大赛规定命题
1 单摆-球滚道“永动器”
1.1 功能要求
以单摆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驱动小球沿轨道运动,小球沿轨道最高点回落再将单摆打到最高点,摆与球不断转换能量,理论上应该永动(图1),但由于各种阻力,摆与球的运动次数是有限的。要求经过一定的前期准备后,结合现场制作,完成一套符合本命题要求的摆-球“永动器”装置,并进行现场竞争性比赛。每个作品要提交相关的设计、工艺、成本分析和工程管理4项内容。
图1 摆球“永动器”装置示意图
要求总尺寸(包括运动部分)长不大于200mm(平行地平面),宽不大于80mm(平行地平面),高不大于180mm(垂直地平面)。材料主要以铝合金,塑料和钢为主。除标准件外,所有零件应该自己设计制造。外壳上至少有反映学生姓名,专业班级的文字,以及学校校徽的图案。图1只是一个概念图,学生可以在上述要求下自行设计装配图和零件。以来回摆动的时间长短评定竞技比赛成绩。
每项目2-3名学生,需要提交关于作品的设计说明书和工程管理方案、成本分析报告及底座与滑道的加工工艺方案。
全部设计图应选用CAD软件进行设计、底座与滑道还应用CAM进行计算机辅助编程-模拟加工-加工中心加工。除外壳上至少有反映学生姓名,专业班级的文字,以及学校校徽的图案外。要求团队自主设计并加工出反映主题的徽标。团队同时提交徽标设计说明(篇幅限制为A4纸一张,文字部分的字数不超过300字,内容包括创意、材料、制作说明),作为评分点之一。并用激光打标机制作图标。
参赛者参赛时,需要提交关于作品①设计说明书、②工程管理方案、③加工工艺方案、④成本分析方案报告。
1.2 评分规则
(1) 本校制作:参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竞赛命题的要求,在各自所在的学校内,自主设计,独立制作出参赛摆-球“永动器”和关于“永动器”的结构设计方案、工程管理方案、加工工艺方案及成本分析方案等4份报告。
(2) 集中参赛:参赛队携带在本校制作完成并调试好的“永动器”作品和关于作品的结构设计方案、工程管理方案、加工工艺方案及成本分析方案等4份报告(纸质版+电子版)参加竞赛。报告按本届竞赛组委会发布的统一格式编写。
(3) 报告的评分
由竞赛评委会对每个参赛队提交的方案进行评阅。其中结构设计方案7.5分,工艺设计方案7.5分,成本分析方案7.5分,工程管理设计方案7.5分。每出现一处不正确或不合理扣0.2-0.5分。
1) 结构设计报告评分(7.5分)
完整性要求:“永动器”装配图1幅(A4纸1页),设计说明书1-2页(A4)
正确性要求:传动原理与机构设计和计算正确,选材和工艺合理;
创新性要求:有独立见解及创新设计思想;
规范性要求:图纸表达完整,标注正确;文字描述准确、清晰。
2) 工艺设计报告评分(7.5分)
按照中批量(500台/年)的生产纲领,自选“永动器”作品的一个较复杂的零件,设计并提交工艺设计方案报告(A4,2-3页)。要求采用统一的报告格式(网上下载);
3) 成本分析报告评分(7.5分)
按照中批量(500台/年)生产纲领对作品“永动器”产品做成本分析,内容应包含材料成本、加工制造成本两方面(A4,2-3页)。要求采用统一的报告格式(网上下载)。
4) 工程管理设计报告评分(7.5分)
按照中批量(500台/年)对作品“永动器”产品做生产工程管理方案设计(A4, 2-3页)。要求目标明确,文件完整,计划合理,表达清楚。采用统一的报告格式(网上下载)。
此项成绩编号为ⅠA,总和每队的4个方案的得分,按从高到低排列名次,按下列公式计算各队此项成绩:
ⅠA=30-15*(名次-1)/(命题2参赛队数-1)
(4)现场竞赛
1)第一竞赛环节
携带在本校制作完成好的作品,在集中比赛现场,使用大赛组委会统一提供的台桌,将“永动器”摆放在桌面,比赛裁判员检查尺寸,对不符合尺寸规定的将不允许参加比赛。起摆位置为水平位置或以下,应有机构控制起摆,不能用手拿摆起摆。对违规者将取消比赛资格。从起摆开始计算时间直到摆停止,每队有2次机会,计算时,采用2次成绩中最好成绩。
此项成绩编号为ⅠB。根据各队的时间长短,按从高到低排列名次,按下列公式计算各队此项成绩:
ⅠB=70-40*(名次-1)/(本组参赛队数-1)
按下面公式计算各队的阶段成绩, 编号为ⅠAB:
ⅠAB=ⅠA+ⅠB
根据各队的阶段成绩,按从高到低排列名次,将参赛队分为Ⅰ-A和Ⅰ-B两个组,Ⅰ-A组队数约占本组参赛队数50%,Ⅰ-A组参赛队获得一等奖的竞争权利;Ⅰ-B组参赛队获得二等奖的竞争权利。
2)Ⅰ-A组第二竞赛环节
(a)现场加工制作
A组每队派出一名队员,进行滚道的加工中心加工制作,选手可以携带笔记本电脑在家完成三维建模,然后在现场采用比赛指定软件进行CAM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