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时代,新美育”浸润行动工作实施方案.pdf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新时代,新美育”浸润行动工作实施方案
全面增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教育,切实提升美育教
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强化
美育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结合
学校美育工作实际,决定在中小学、幼儿园展开“新时代·新
美育”浸润行动。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关于全面增强和改进新
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全面增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
育工作的若干措施》和《“新时代·新美育”浸润行动工作
方案的通知》精神,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
全过程,引领学生树立准确审美观点,陶冶高尚道德情操,
培育深厚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形成开阔的眼
光和宽广的胸怀,在美育实践中浸润心灵、涵养
品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
二、工作目标
到2025年,美育课程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资源
配置逐步优化,城乡学校美育均衡发展,美育工作评价制度
全面实施,构建“政府统筹,部门联动,教育主管,学校主
体,社会参与”的管理机制,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明显提升。
初步形成各学段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
文化相互结合,普及教育、特色发展相互促动,学校、社会、
家庭相互联动的现代化美育体系。
三、主要措施
(一)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各学校要按照课程设置方
案和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纲要,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不得
以任何理由减少、挤占美育课。义务教育阶段确保美育课时
总量不低于总课时的9%,即小学音乐、美术课每周各2节(三
年级起开设书法课,每周1节);初中音乐、美术课每周各1
节;普通高中保证美育类课程的6个学分。幼儿园美育要遵
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展开丰富多样的活动,培养幼儿
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意识和水平。义务教育
学校美育课程要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注重激发学生艺术兴
趣,传授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协助学生形成艺术特长和
爱好,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普通高中美育课程要
满足学生不同艺术爱好和特长发展需要,表达课程的多样性
和可选择性,丰富审美体验,开阔人文视野。中等职业学校
美育课程要强化艺术实践,注重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培养
具有审美修养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二)丰富美育课程内容。各学校要积极开发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的美育校本课程和特色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
程有序衔接。学前教育主要通过美育手工制作、环境创设、
音乐融入、互动游戏、戏剧表演等,开启幼儿的美育启蒙教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育;义务教育学校开设舞蹈、戏剧表演、戏曲、书法、国画、
水彩画等美育校本课程;普通高中学校为学生提供合唱、形
体、戏剧表演、书法、国画、陶艺等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发
展需求的美育选修课程;中等职业学校要与专业课程相结
合,为学生开设礼仪、主持、模特、电脑绘画、雕刻等实用
性美育课程。结合“非遗进校园”活动,开发具有宝鸡本土
特色的太极拳、剪纸、泥塑、草编、刺绣、秦腔、社火、马
勺脸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美育课程资源,形成一批具有特色
的地方和校本美育课程。
(三)创新美育实践活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课内与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