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转速器盘夹具设计说明书.docx

发布:2024-07-20约1.17万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1

目 录

第1章零件分析 1

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1

零件的作用 1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和零件图的审查 2

第2章工艺过程设计 3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3

工艺路线的制订 3

选择毛坯 5

定位基准的选择 5

工艺方案的经济技术比较 6

机床的选择 6

选择夹具 6

选择刀具 7

选择量具 7

加工量计算表 7

工序加工尺寸尺寸公差使用量具 8

确定工序尺寸 8

第3章机械加工计算 9

3.1粗铣上下端面和上表面 9

3.2钻Φ10和Φ2-6孔 9

3.3铰Φ10和Φ2-6孔 10

精铣上表面 11

粗铣前端面和后端面 11

精铣前端面 11

3.7钻Φ2-9孔: 12

第4章夹具设计 13

铣床夹具的主要类型及结构形式 13

铣床夹具的设计要点 13

确定设计方案 14

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15

设计心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6

序 言

《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是我们学习完大学阶段的机械类基础和技术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程之后的一个综合课程,它是将设计和制造知识有机的结合,并融合现阶段机械制造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和较先进成熟的制造技术的应用,而进行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通过本课程的训练,将有助于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为后续的课程学习以及今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对于我本人来说,希望能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学习,学会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工艺课程实习所得的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从而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希望能超越目前工厂的实际生产工艺,而将有利于加工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到机器零件的制造中,为改善我国的机器制造业相对落后的局面探索可能的途径。

由于所学知识和实践的时间以及深度有限,本设计中会有许多不足,希望各位老

师能给予指正。

第1章 零件分析

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所给任务的零件(图1.1)是某机器上的一个转速器盘的零件。假定该机器年产量为6000台,且每台机器中仅有一件,由零件的特征可知,它属于机体类小零件,因此,可以确定其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

零件的作用

转速器盘是2105柴油机中调速机构。Φ10mm孔装一偏心轴,此轴一端通过销与手柄相连,另一端与油门拉杆相连。转动手柄,偏心轴转,油门拉杆即可打开油门或关小油门。Φ6mm孔装两销,起限位作用,手柄可在120°范围内转动,实现无级调速。该零件通过Φ9mm孔用M8螺栓与柴油机体连接。

本设计任务给定的零件转速器盘,即传递运动并保持其他零件正确工作方式,和保持互相之间的正确位置。其对加工平面,平行度,加工孔,垂直度,等有一定的要求,由于零件比较复杂,不成规则,故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复杂的夹具。

图1.1

PAGE

PAGE3

两端

两端

图1.2

1.3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和零件图的审查

1.3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和零件图的审查

该零件图的视图正确,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都符合要求。但是,零件的加工过程,需要有较高的平面度,某些地方需要较细的表面粗糙度,各装配基面要求有一定的尺寸精度和平行度。否则会影响机器设备的性能和精度。

由于零件的结构比较复杂,加工时需要较复杂的夹具才能准确的定位,并保持适当的夹紧力,可以用花盘进行定位加紧,并用垫块进行辅助定位。

同时基准面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在加工I,II,III孔的端面时,先用铣刀铣出

下表面,在以下表面为基准,铣出上面的各表面(I,II,III孔的加工也是以下端面为定为基准的);在加工前后端面时,由于工件前后尺寸较大,可在铰床上铣端平面,铣出后表面。之后,以后表面为基准,铣出两个Φ9孔,在加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安装的次数,以减少安装时带来的安装误差。

第2章工艺过程设计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本设计任务给的零件需要加工的表面有:端面,内孔,园角等,其加工方法如下:

下表面(大面积表面):虽然不是重要的表面,没有粗糙度要求,但是定位基准面,用铣车进行端铣平面,粗铣即可。

上边缘面:不是重要表面,粗铣即可。

I,II,III孔处的上端面:是重要表面,表面粗糙度R6.3,可以进行粗铣后,再进行半精铣或精铣。

(4)I孔处的下端面:无表面粗糙度要求,只需进行粗铣即可。

(5)前端面:是重要表面,也是定为基准面,表面粗糙度R6.3,进行粗铣再半精铣或精铣。

(6)2个Φ9孔的后端面:表面粗糙度R12.5,只需进行粗铣。

(7)2个Φ9孔的加工:表面粗糙度R12.5,以下端面为基准,粗铰出2个Φ9孔;;普通铰床即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