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分析检验赛项规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工业分析检验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工业分析检验
二、竞赛目的
适应现代分析工作需要的人才。
三、竞赛方式和内容
(一)竞赛方式
本赛项为团体赛,每2名选手。所有参赛选手必须参加理论知识(含仿真)考核,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技能操作考核。
(二)竞赛内容
竞赛考核范围依据《化学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和《化工行业分析工题库》确定。竞赛考核内容分为理论知识(含仿真)和技能操作两大部分,理论知识竞赛与技能操作竞赛的成绩比例为20%80%。技能操作竞赛设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类项目。
1.考核方法
理论知识竞赛考核由理论知识考核和仿真考核两部分组成,理论知识考核与仿真考核成绩比例为70%∶30%。考核方式为闭卷、机考方式进行(不同机位号试卷相同,但题目顺序号随机产生),理论知识考核和仿真考核可任意选择优先顺序,到时自动关闭。两个考核均可以提前进行交卷操作,再选择另一个考核界面继续考核。仿真考核采用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公司开发的项目气相色谱仿真考核软件——给定物质定性定量分析。
2.试题内容及分布
(1)试题内容分布比例
项目 序号 知识点 比例 满分 理论 1 实验室基础知识 20 100 2 实验室管理与质量控制 10 3 化学分析 35 4 仪器分析 25 5 工业分析、有机分析、环境保护基础等 10 仿真 6 气相色谱仿真考核 100 得分=理论成绩×70%+仿真成绩×30% 100 (2)理论试题其它要求
①试题题型结构分布
单选题占35%;多选题占35%;判断题占30%②试题难度结构分配
较高难度的题目(标记为1)占5%;中等难度的题目(标记为2)占75%;较低难度的题目(标记为3)占20%。(难度标记只出现在题库内,不出现在考卷上)。
③试题出题范围
试题库原题占95%,另有5%的题目在不超过原试题库的范围内重新修改或设计。
3.试卷形成方式
理论试卷形成方式为:从题库和重新修改或设计的题库中按知识点分配比例分别抽取95%和5%的题目形成出卷题库。竞赛前再安排专人在大赛执委会的监督下采用按知识点比例由该出卷题库抽题形成A、B、C三份试卷,考试前由执委会抽一份进行考核。
4.题库
本次竞赛采用的理论和操作题库以《化工行业分析工题库》为依据。
5.化学分析操作考核方案
本项目为个人项目,要求各参赛队所有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
考核内容
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和给定样品溶液中Co2+含量的测定。
具体考核内容
用基准氧化锌依据国标标定出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再用该EDTA标准溶液对给定Co2+样品溶液中Co2+的含量进行测定。
6.仪器分析操作考核方案
本项目为个人项目,要求各参赛队所有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
考核内容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未知物浓度。
具体内容
按规范测定未知物及至少三种已知标准试剂(水杨酸、1,10-菲啉、磺基水杨酸、苯甲酸、维生素)的吸收曲线,选择与未知样相同图谱的对应标准物质做工作曲线,测定未知物浓度。
特别说明
①在寻找与未知样相同图谱标准试剂时,所提供的标准试剂的吸收曲线均需一一做出,否则扣分;
②竞赛时给出的标准试剂及未知样在不同场次或不同组别间可能不一样,浓度也可能不同;
③所提供的未知样浓度范围事先已标明;
④要求试样平行测定三次。
四、竞赛规则
1.竞赛使用的仪器部分,除紫外可见光谱仪外,其他玻璃量具和器皿可以自带,也可以使用现场准备的仪器设备。各参赛队选手可以根据竞赛需要自由选择使用。
2.竞赛时选手自带不具有工程计算功能的计算器。
3.参赛选手按照参赛时段进入竞赛场地,自行决定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化学分析竞赛和仪器分析竞赛在操作竞赛场地完成。
4.参赛选手须在确认竞赛任务和现场条件无误后开始竞赛。
5.竞赛分场次进行,参赛选手的在各场次的赛位采取抽签的方式确定。
6.竞赛方案在参赛选手进入赛场后发放,同时段参加竞赛的参赛选手采用相同的竞赛试题。
7.每队由名选手组成,每名选手都必须参加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实际操作考核内容。选手参赛报名时确定单双号,开幕式抽签确定单号或双号选手操作考核时间。
8.化学分析技能操作和仪器分析技能操作的竞赛时间各为3.5小时,竞赛过程中,选手休息、饮食或如厕时间均计算在竞赛时间内。
9.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设备及人身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确因设备故障导致选手中断竞赛,由竞赛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补时或延时的决定;确因设备终止竞赛,由竞赛裁判长决定选手重做。
10.在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由于操作失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或造成安全事故不能进行竞赛的,将被终止竞赛。
11.在竞赛过程中,各参赛选手限定在自己的工作区域内完成竞赛任务。
12.若参赛选手欲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