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钢琴基础教程》教学环节.doc

发布:2018-09-22约2.3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练习曲》 格季凯曲 【开课时间】 2011年11月18日(周五) 第四节 【任课班级】 学前教育二年级(2) 【课时安排】 二课时(第一课时) 【使用教材】 《钢琴基础教程》第二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本课时乐谱的基本乐理知识 (C调、拍号、速度表情记号、变音记号、力度记号、重音记号、前十六节奏、后十六节奏、四十六节奏、二八节奏等); 2、掌握以基本手型为主进行正确连奏与断奏触键练习的方法。 连奏应弹得连贯、圆滑,动作清楚,手腕放松,手指积极、主动地弹奏,手指要站稳,不要塌指并注意小连线的起落。 断奏时,手腕始终保持放松的状态,着重体会手臂重量落在指尖的感觉,同时注重手指站稳并保持良好的手型,不要塌指; 3、掌握前十六节奏、后十六节奏、四十六节奏、二八节奏的正确弹奏时值; 4、注意掌握好速度、力度记号、表情记号的表现; 5、认真看谱、数好拍子和运用正确的指法弹奏,做到有表情、有感情的弹奏。 (二)能力目标: 1、提高和发展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理解能力及演奏钢琴的能力; 2、理论练习实际,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即:乐理、视唱、欣赏、钢琴等)的能力,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及音乐能力。 3、通过学习和欣赏音乐,培养学生鉴赏和感受音乐作品的审美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分组和集体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1、弹好乐句之间的呼吸、力度表现和情绪的表达; 2、掌握前十六节奏、后十六节奏、四十六节奏的正确弹奏时值,及十六分音符的均匀弹奏。 三、教学难点 1、两手的协调性训练,即:左右手双手配弹时动作要协调自然、节奏准确,并掌握好两手交叉弹奏。 2、调动学生学习、练习的欲望,引导学生为枯燥乏味的练习曲赋予情绪、感染力、生命力,使学生乐学、想练。 四、教学准备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技能要求,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靠近学生学习的就近发展区,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撰写详细教案。 五、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讲授法、演示法、互动法、启发法、对比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六、教具 钢琴、音乐课件、摄像设备等。 七、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手段) 设计意图 组织 教学 点名 安定学生情绪,掌握学生勤情况,组织教学。 导 入 阶 段 手指操 一根手指头呀,变成毛毛虫,爬呀爬呀,爬呀爬呀,毛虫爬爬爬。 二根手指头呀,变成小白兔,跳呀跳呀,跳呀跳呀,白兔跳跳跳。 三根手指头呀,变成小鸡爪,走呀走呀,走呀走呀,小鸡走走走。 四根手指头呀,变成小黄狗,汪汪汪汪,汪汪汪汪,小狗汪汪汪。 五根手指头呀,变成小花猫,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小猫喵喵喵。 教师伴奏,学生集体练习。 活动手指,训练手指的主动性、灵活性,以便更好的进入新课学习。 激趣欣赏 利用课件播放《练习曲》 听音乐、谈感受 引导从旋律、速度、情绪、段落结构等方面欣赏、体验聆听音乐,感染并激发的兴趣欣赏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新课教授 背景 作品及作者介绍 A、作品介绍: 本首音乐作品的节拍为2/4节奏鲜明,流动性强 前苏联作曲家格季凯(A.Gedike,1877~1957) 俄罗斯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艺术家、杰出的管风琴家、作曲家和教育家。早年以钢琴家开始他的音乐生涯,后来转向作曲。格季凯的创作性格鲜明,思想乐观,能有机地体现古典艺术的传统并表现了高度的技术水平。他的作品丰富多彩,作有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室内乐各种体裁的作品,但以他为青少年的许多钢琴作品最为著名。 明确教学内容 再次欣赏《练习曲》 1、进一步感受音乐作品,提升学生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的能力; 2、明确本节课的技能学习目标; 3、为更好的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作好铺垫。 分步教学 分析曲谱:基本乐理知识。 1、调式: C调; 2、拍号:四二拍(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拍); 3、速度表情记号:Giocoso快乐的、有兴致的; 4、力度记号:p弱、cresc渐强记号; 5、演奏记号:连线、跳音记号、重音记号; 6、变音记号:# 升号 7、节奏型:前十六节奏、后十六节奏、四十六节奏、二八节奏等。 提问、引导、发现、总结 1、通过多媒体布置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乐理知识分析曲谱。 2、补缺补漏,帮助学生分析曲谱,为更好的学习本课时作好铺垫。。 右手 教授 1、学生视唱《练习曲》曲谱; 2、教师讲解、示范; 3、学生试奏、练习; 4、教师小结。 利用多媒体课件投影弹奏要求,并利用摄像投影直观演示、讲授。 1、教师在讲解、示范过程中,讲解弹奏的要求、重点、难点及强调解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