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ppt

发布:2019-01-28约1.64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9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系列---- 系列二 世 界 地 理 第40课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高考目标要求: 撒哈拉以南的位置、范围及主要区位特征 撒哈拉以南的印象 自然环境 居民和经济 地形 气候 人种: 黑种人的故乡 90%以上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 生物 特殊问题: 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政治地图:变化 物产与经济模式: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高原大陆 东非裂谷带 河流 (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南非 知识结构 主:炎热多雨(热雨、热草气候) 次:热沙(回归线西海岸)、地中海气候(开普敦) 位置和范围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政区图 地形: 以高原为主,高原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有“高原大陆”之称。东部和南部地势较高,海拔多在1000-2000米,自北而南分布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 海岸线:平直,海湾、半岛、岛屿少。最大海湾几内亚湾;最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南端有好望角 埃塞俄比亚高原 南非高原 撒哈拉以南的地形 1、高原大陆 东非裂谷带 成因: 由于地壳运动造成断裂而成。 起止:南起赞比西河口,向北穿过东非高原,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附近。 特征:裂谷带两岸悬崖壁立,并有许多火山分布。非洲的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死火山),海拔5895米。在裂谷带的底部有许多狭长深邃的湖泊,坦噶尼喀湖是非洲最深而狭长的湖泊。东非高原西部有著名的维多利亚湖,它是盆地凹陷而成,为非洲最大的湖泊。 撒哈拉以南的河流及湖泊 河流穿过高原峡谷时,形成许多瀑布,水力资源丰富。 刚果河(扎伊尔河)是世界上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东南部的赞比西河上游的莫西奥图尼亚瀑布,驰名世界。 湖泊 维多利亚湖(非洲最大) 坦噶尼喀湖(非洲最深) 马拉维湖、乍得湖 试分析尼日尔河的水文特征。 撒哈拉以南的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南部南回归线附近;地中海气候局限在最南部的沿海地区(好望角、开普敦) 干湿季及野生动物图 热带草原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农业季节性强。动物有迁徙的特征。 黑人的故乡 本区有5亿人口。90%是黑种人,所以本区又称“黑非洲”。 此外,本区还有外来移民的阿拉伯人、欧洲人和亚洲人。 历史上曾建立过一些文明国家,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加纳) 在历史上,欧洲殖民主义者曾先后侵入非洲,掠夺黄金、香料、象牙等;后来又从事罪恶的奴隶贸易,把黑人运往美洲贩卖。到了19世纪70年代,广大的非洲大陆先后被英、法、葡、西、比等国强占和瓜分。 二战后,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到1990年3月,撒哈拉以南的由白人统治的最后一个殖民地纳米比亚也宣告独立。 非洲的政治地图 非洲是最早遭受西方殖民者入侵的地区之一,以下各图反映了殖民地的历史变化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读甲图,说明西方殖民者占据地区的分布特点和A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当时殖民区域扩大的限制。 (2)比较甲图和乙图,说明西方殖民者占据地区变化的原因。 (3)图乙标号B的独立国家是 。 主要分布在非洲沿海 A地区及其附近地带热带雨林茂密,难以深入内地。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对外扩张以占领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为主;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阶段后,加紧瓜分世界;欧洲冒险家为殖民者侵占非洲开辟了道路;20世纪初,非洲被瓜分完毕。 埃塞俄比亚 (4)比较乙图和丙图,说明变化的原因。 (5)根据所学的政治常识,说明民族独立对这些国家的意义。 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老牌殖民国家的衰落。 ①这些国家获得民族独立后,能够不受他国的控制和干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和外交事务;②只有坚持民族独立,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实现经济独立和发展的艰巨任务。 实战演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