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 1000-1991容器育苗技术.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华人 民共和 国行业标准
LY 1000一 91
容 器 育 苗 技 术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 般容器育苗的容器选择、基质配制、容器苗培育方法及出圃规格等。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裸根苗造林不易成活的地区和树种的容器育苗,也适用于珍稀树种和营造速生丰产
林的容器育苗。在温室、大棚内培育容器苗以及果树、园林绿化树种的容器育苗可参照本标准。
2 引用标准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
GB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7908 林木种子
3 育苗容器
3.1容器种类及技术要求
3.1.1育苗容器应具备的条件
有利于苗木生长,制作材料来源广,加工容易,成本低廉,操作使用方便,保水性能好,浇水、搬运不
易破碎等。
3.1.2 塑料薄膜容器
般用厚度为0.02-0.06mm的无毒塑料薄膜加工制作而成。
塑料薄膜容器分有底(袋)和无底(筒)两种。有底容器中、下部需打612个直径为0.4-0.6
cm的小孔,小孔间距2-3cm,也可再剪去两边底角。
3.1.3 泥质容器
31.3.1营养砖用腐熟有机肥,火烧土、原圃土,并添加适量无机肥料配制成营养土,经拌浆、成床、切
砖、打孔而成长方形营养砖块
营养钵用具有一定粘持性的土壤为主要原料,加适量磷肥及沙土压制而成。
3.1.4 蜂窝状容器
以纸或塑料薄膜为原料制成,将单个容器交错排列,侧面用水溶性胶粘剂粘合而成,可折叠,用时展
开成蜂窝状,无底。在育苗过程中,容器间的胶粘剂溶解,可使之分开。
3.1.5 硬塑料杯
用硬质塑料制成六角形、方形或圆锥形,底部有排水孔的容器。圆锥形容器内壁有3-4条棱状突
起。
3.1.6 其他容器
因地制宜使用竹篓、竹筒、泥炭以及木片、牛皮纸、树皮、陶土等制作的容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1991一04一30批准 1992一O1一01实施
免费标准下载网()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LY 1000 -91
3.2 容器规格
3.2.1育苗容器大小取决于育苗地区、树种、育苗期限、苗木规格、运输条件以及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等。
在保证造林成效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小规格容器,西北干旱地区、西南干热河谷和立地条件恶劣的、杂草
繁茂的造林地适当加大容器规格。常用容器规格见附录A(参考件)。
3.2.2 容器大小的表示方法
3.2-2.1塑料薄膜容器为圆筒状,以装填基质后容器的直径和高度来表示,如:5cmX12cm表示在装
填基质后,容器的直径为5cm,高为12cm,
营养砖为长方体,以长x宽x高表示其大小。如:7emX7cmX12cm表示砖的横断面为
7cmX7cm的正方形,砖高为 12cm,
3.2-2.3 营养钵为圆台体,用上底直径、「底直径和高三个数字来表示其大小。如:3cmX5cmX7cm
表示上底直径为3cm,下底直径为5cm,高为7cm,
蜂窝状六角形容器以外接圆直径和高度来表示,如:4cmX12cm表示六角形外接圆直径为
4em,高为]2cm,
4 育苗荃质
4.1基质成分及配制要求
4.1.1容器育苗用的基质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并应具备下列条件:
来源广,成本较低,具有 一定的肥力;
b. 理化性状良好,保湿、通气、透水;
重量轻,不带病原菌、虫卵和杂草种子
4.1.2 根据培育的树种配制基质,配制基质的材料有黄心土(生黄土)、火烧土、腐殖质土、泥炭等,按一
定比例混合后使用.培育少量珍稀树种时,在基质中掺以适量蛙石、珍珠岩等。
4.1.5 配制基质用的土壤应选择疏松、通透性好的壤土,不得选用菜园地及其他污染严重的土壤。制作
营养砖要用结构良好、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壤土。制营养钵时在黄心土中添加适量沙土或泥炭。
4.1.4 基质中的肥料
基质必须添加适量基肥。用量按树种、培育期限、容器大小及基质肥沃度等确定,阔叶树多施
有机肥,针叶树适当增加磷钾肥。
有机肥应就地取材,要既能提供必要的营养义能起调节基质物理性状的作用。常用的有河塘
淤泥、厩肥、土杂肥、堆肥、饼肥、鱼粉、骨粉等。有机肥要堆沤发酵,充分腐熟,粉碎过筛后才能使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