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学的兴起和发展概述.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跨文化传播学的兴起和发展 1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兴起 跨文化传播研究是20世纪50年代末在美国逐渐形成的。 1.1 独特的多元文化之国 1.1.1 公约上的国家 生于斯长于斯的country和nation “土著印第安人”(native Indians)或“第一民族”(First Nations) “五月花号公约” (The Mayflower Compact )自愿建立一个公民国家(a civil body politic),制定和遵守平等的法律、条例、行为规则、宪法、命令(equal laws, ordinances, acts, constitutions, and offices) Unite State of America 1.1.2 美国精神美国精神:民主、自由、个人主义、不可剥夺的公民权利和人民直接选举的政府。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做一个美国人,其实一向是“一种感情和思想的问题”,而从来不是“一种种族和祖先的问题。”(转引自埃里克·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The Storyof American Freedom)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34页。王希译)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丹尼尔·J·布尔斯廷(Daniel J.Boorstin)所说:“美国是在寻求共同性的过程中发展成长的。”(丹尼尔·J·布尔斯廷《美国人建国的历程》(The Americans)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谢延光等译)美国著名历史学家雅各布·尼德曼(Jacob Needleman)也说:“America是一个建筑在一群人深思熟虑后形成的哲学观点基础上的国家——这是世界历史上空前绝后、绝无仅有的。America不是一个部落、民族或者种族的概念。它是一个包括自由、自决、独立的思维、独立的良心、自给自足、勤奋工作和平等公正的哲学概念。”(雅各布·尼德曼《美国理想:一部文明的历史》(The American Soul),华夏出版社,第31页。王聪译)“一个人生下来就是希腊人,或是德国人,或是日本人,但在America出生则完全不同,因为一个人是一点点变成American的。”(雅各布·尼德曼《美国理想:一部文明的历史》(The American Soul),华夏出版社,第32页。王聪译)美国学生的爱国宣誓“我宣誓效忠美利坚合众国的旗帜以及它所代表的共和国,一个国家,归神主宰,不可分割,人人享受自由和公正的待遇。”(转引自雅各布·尼德曼《美国理想:一部文明的历史》(The American Soul),华夏出版社,第29页。王聪译)。 1.1.3 跨文化传播成为日常生活 美国族裔多元文化群体 (例要)盎格鲁-萨克逊白人文化(人口占69.1%)印第安文化(人口占0.7%)非裔美国文化(人口占12.1%)亚裔美国文化(人口占4%)拉美裔美国文化(人口占12.5%)(占人口比例数字来自美国人口统计局2000年的统计数字,转引自董小川《美国文化概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美国宗教多元文化群体(例要)印第安人宗教(103000人);天主教);新教(4647000人);犹太教(2831000人);东正教(645000人);摩门教(2787000人);穆斯林(1104000人);佛教(1028000人);印度教(766000人);巴哈伊教(84000人);(各种宗教的信教人数来自美国人口统计局2001年的统计数字,转引自董小川《美国文化概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9-80页。) 1.2 “冷战”经济援助的困境和反思 1.2.1 冷战(Cold War) 丘吉尔:“一道铁幕在欧洲降临,将自由的西方与共产主义的东方一分为二。”(埃里克·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55页。王希译。) 前苏联——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战;西方——自由与奴役之战。 用经济援助换取意识形态的认同和归属1.2.2 《丑陋的美国人》 东南亚“萨坎”(Sarkhan)国的美国外交官和经济援助人员对当地文化的无知和傲慢。《丑陋的美国人·序言》:“这是一本虚构的小说,但又是有事实为根据的,我们所写的事情事实上都发生过。它们不仅发生在亚洲,也发生在全世界——在驻扎着二百多万美国人的五十九个国家中。”(威廉·莱德勒、尤金·伯迪克《丑陋的美国人》,光明日报出版社,朱安、武国强译)《丑陋的美国人· 实事求是的后记》:“我们看到的亚洲是这样一幅图景:我们在大城市里作茧自缚,死气沉沉,不断误解着亚洲人的感情和需求。我们倾注的大量资财如泥牛入海一去不回,而俄国人搞小本经营却大获其利。”(威廉·莱德勒、尤金·伯迪克《丑陋的美国人》,光明日报出版社,第273页。朱安、武国强译) 《丑陋美国人》的巨大影响美国国务院要求美国所有驻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