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电影论文范文下载.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动漫电影论文范文下载
动漫电影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文化魅力不断地吸引这人们的注意,推动着国产动漫电影的多元化发展,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动漫电影论文范文下载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动漫电影论文范文下载篇1 浅析中美动漫电影中民族形象的塑造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艺术形式的发展、演变,动漫艺术同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个国家的动漫风格不尽相同,这主要和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有关,当然经济、社会等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因素。动漫电影作为一种现代化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它的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同样可以起到连锁效果,因此动漫对于国家形象构建的潜在作用不容小觑,尤其是在精神性构建方面更是如此,本文就这一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动漫;中美;民族形象;塑造
一、引言
当今社会,动漫已经渗入到每个家庭的生活当中。而受众的人群主要是以每个家庭中的孩子为主。它就像成长中所需的一种元素一样,关于励志、关于知识、关于爱等等。这些元素构成了动漫的主旋律,也构成了孩子成长的主旋律。动漫电影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从感官出发,从心理出发,穿梭于幻觉与真实之间。动漫电影不仅让孩子,也让成人开始重新认知社会。它的存在与发展有着独特的意义,从一个孩子,到一个家庭,再到一个国家。在不少关于动漫电影的论述中,中国、美国和日本在动漫发展和制作上是三个比较突出的国家。在这里,我们主要以中国和美国的动漫做比较。中国第一部动画片是拍摄于1926年的《大闹画室》,揭开了中国动漫发展史的第一页。美国则是在1907年就有了第一部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算是揭开了美国动画史的序幕。从动漫电影发展史的角度审视,这二者都是比较早的,以十分自由开放的姿态深入本国文化捕捉社会生活片段,使它们在动漫电影的发展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借鉴中学习,在学习中借鉴。但当我们从动漫电影中的种种元素内核上去仔细拆解它们的内容、形式时,我们依然能发现它们细微但又是本质的差别。随着动漫电影制作科技、观念和理论的不断更新,这样的不同点逐渐变得越发凸显而明晰。它们影响了影片的形式、内在含义和观念的表达,使分别遵循动漫电影制作原则的二者所创作的影片分别走入了两个迥异的方向,构建了不同国家的不同形象。
二、动漫电影之风:“中国风”“美国风”
动漫电影的发展塑造改变着社会文化,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构建着国家的形象。无论你是否为动漫电影着迷,也不论你是不是真的爱好者,动漫电影都能带给你一丝感动,一丝回忆。动漫电影就如同一阵风,来无痕,去无踪,但却依然能让你感觉到它的存在,并且为它的存在而在潜移默化中做了适时的改变。
(一)“寓教于乐”“娱乐至上”的价值取向
我们来看国产动漫中塑造的形象,无论是1995年的《海尔兄弟》,还是现在热播的《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尽管片中的人物形象各异,但故事主旨是以“教”为主的。以《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为例,这部以现代家庭生活为蓝本的动画片,呈现出了多种现实性的可能。围绕着孩子(大头儿子)的成长疑问展开,用现实与幻想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定制了几乎所有家长和孩子们心目中的理想家庭。“教”孩子如何成长,在成长中如何解决问题。“教”父母如何伴随孩子成长,又如何帮助孩子解决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以此为主线,再通过可爱的形象设计,灵巧的活动符号和流行的词语元素,塑造出符合当下的家庭生活。影片很好地呈现出一个孩子的世界,具有家庭亲和意义的艺术氛围,又和电影的视角以及教育价值观念紧密挂钩。而美国的动漫影片中是以迪士尼为代表的美国动画,剧情中总是充满了欢快的氛围。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采取了和儿童心理极其贴近的角度,真实地影射出儿童自由、欢快的纯真本性。情节虽有些曲折,但却十分有趣。夸张的表情和动作,于意识形态中,通过感官牢牢将画面锁定在了脑海里,充分彰显了美国文化的自由本性。而其中的一系列预设立场,也都以大团圆作为结局,完完全全地其乐融融。如《怪物史莱克》中的史莱克和大嘴驴之间的对白,或是大嘴驴的频频搞笑,都能带给人无限的快感。
(二)“以画为本”“以动为本”的创作传统
2015年4月6日,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马克宣去世,宣告着中国动漫“以画为本”的一个时代的结束。马克宣,被称为“中国的宫崎骏”。他所参与设计、执导的动画片皆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的经典之作,如《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哪吒闹海》《天书奇谭》等。其作品画工唯美,色调饱和,具有极强的“中国风”,传达出浓厚的中国传统味道。相比较而言,美国的动画更多的是体现在“动”上,科技性比较强。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迪士尼公司就开始尝试利用电脑制作动画,1986年的《妙妙探》,第一次用电脑动画制作了伦敦钟楼的场面。第一部全电脑制作的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