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工艺设计流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气工程施工程序(如下图)
熟悉图纸 优化设计 电线管检查、清理 电缆电线敷设 绝缘测试 设备接线 系统调试 系统试运行 交工验收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火灾报警系统管线施工
(1) 穿线
放线引线与电线结扎选择导线导管敷设穿引线钢丝
放线
引线与电线结扎
选择导线
导管敷设
穿引线钢丝
穿线剪断电线
穿线
剪断电线
(2) 接线
恢复绝缘焊头接线剥削绝缘层
恢复绝缘
焊头
接线
剥削绝缘层
(3)导线选择
电气安装工程中使用的导线的线径和绝缘层符合图纸和规范的要求,并应有名符其实的产品合格证。
根据设计图纸线管敷设场所和管内径截面积,选择所穿导线的型号,规格。管内导线的总截面积不应超过管子截面积的40%
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额定电压不应低于500伏,最小导线截面,铜线,铜芯软线不得低于1.0mm2,一律采用阻燃绝缘层的导线。
(4)放线
放线前根据施工图,对导线的规格,型号进行核对,发现线径小,绝缘层质量不好的导线应及时退换。
放线时为使导线不扭结,不出背扣,最好使用放线架,无放线架时,应把线盘平放在地上,把内圈线头抽出,并把导线放得长一些。切不可从外圈抽线头放线。
(5)引线与导线结扎
当导线数量为2-3根时,将导线端头插入引线钢丝端部圈内折回。
(6)管内穿线
导线穿入钢管前,钢管管口处采用丝扣连接时,应有护圈帽。当采用焊接固定时,亦可使用塑料内护口,以防穿线时损坏导线绝缘层。
穿入管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的绝缘层不应损坏,导线也不得扭曲。当管路较短,而弯头较少时,可把绝缘导线直接穿入管内。
两人穿线时,一人在一端拉钢丝引线,另一人在一端把所有的电线紧捏成一束送入管内,二人动作应协调,并注意不使导线与管口处磨擦损坏绝缘层。
当导线穿至中途需要增加根数时,可把导线端头剥去绝缘层或直接缠绕在其它电线上,继续向管内拉。
火灾报警系统金属线槽配线
(1) 施工程序
绝缘测试线槽配线线槽安装支架,吊架安装预留孔洞
绝缘测试
线槽配线
线槽安装
支架,吊架安装
预留孔洞
金属线槽配线一般适用于正常环境的室内场所明敷,有严重腐蚀的场所不应采用金属线槽。
(2)线槽的穿墙做法
金属线槽在通过墙体或楼板处,应在土建工程主体施工中,配合土建预留孔洞,金属线槽不得在穿过墙壁或楼板处进行连接,也不应将穿过墙壁或楼板的线槽与墙或楼板上的孔洞一连抹死,金属线槽在穿过建筑物变形缝处应有补偿装置,线槽本身应断开,线槽用内连接板搭接,不需固定死。
(3) 金属线槽的接地
金属线槽的所有非导电部分的铁件均应相互连接,使之线槽本身有良好的电气连续性,线槽在变形缝补偿装置处应用导线搭接,使之成为一连续导体,金属线槽应至少有两处与接地干线连接,做好整体接地。
(4) 线槽内导线敷设
金属线槽组成统一整体并经清扫后,才允许将导线装入线槽内。清扫线槽时,可用抹布擦净线槽内残存的杂物,使线槽内外保持清洁,放线前应先检查导线的选择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导线分色是否正确,放线时应边放边整理,不应出现挤压背扣,打结,损伤绝缘等现象。并应将导线按回路绑扎成捆,绑扎时应采用尼龙绑扎带或线绳,不允许使用金属导线进行绑扎。导线绑扎好后,应分层排放在线槽内并做好永久性编号标志。
电线或电缆在金属线槽内不宜有接头,但在易于检查的场所,可允许在线槽内有分支接头,电线电缆和分支接头的总截面不应超过该点线槽内截面的75%.
强电,弱电线路应分槽敷设,消防线路应单独使用专用线槽敷设,同一回路的所有相线和中性线,应敷设在同一金属线槽内,控制信号或与其相类似的非载流导体,电线或电缆的总截面不应超过线槽内的50%,电线或电缆根数不限。
火灾报警系统设备安装
(1)火灾探测器的安装
1)、点型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符合下列规定: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大于0.5M。
探测器周围0.5m内,没有遮挡物。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大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大于0.5m。
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超过15m。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小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度大于45°
2)、探测器的底座固定牢靠,其导线连接方式采用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
3)、探测器的“+”线为红色,“-”线为蓝色,其余的线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颜色区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一致。
4)、探测器底座的外接导线留有大于15cm的余量,入端处有明显标志。
5)、探测器底座的穿线孔均封堵,安装完毕后的探测器底座采取保护措施。
6)、探测器的确认灯,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