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素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数学教学中要善于挖掘逆向思维训练素材
会宁县郭城农业中学?? 周旭东逆向思维,是与人们长期形成的思维习惯相悖的思维方式,具有很强的创造性。数学史上,正是由于探求尺规三等分任意角的失败,才使人们从反面论证了其作法的不可能性;非欧几何的诞生,更是逆向思维的伟大杰作。实践证明,逆向思维可使人的大脑产生强烈的兴奋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训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中要善于挖掘逆向思维训练素材,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训练。笔者在长期教学活动中特别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挖掘逆向思维素材。
一 、 概念教学中
“定义法”是常见的一种解题方法,定义的逆用,往往更能有效的解决问题,更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的本质。
例1??????? 已知函数f(x)单调递减的奇函数,x 且f(a)+f(a )>0,求a的范围。
解:?? f(a)+ f(a )>0 可变为f(a)>-f(a )。
? f(x)是奇函数,有 f(-x)=-f(x)。
? f(a)>-f(a )= f(-a ) (逆用奇函数定义)
又 ?f(x)为减函数,
?a <a ?(逆用减函数定义)
从而解得? -1〈a〈0 。
逆用定义,不仅“吸收”了-f(a )前的“-”号,“剥去”了f(a) f(a )的”壳”,而且更能使学深刻理解奇函数,减函数概念的意义.
二 、 公式 法则教学中
对于公式法则既要掌握其正用,又要灵活掌握其逆用变用。逆用和变用就是逆向思维。
例2??????? 化简 2lg -lg7+2lg3+ lg ?.
解: ?逆用对数运算法则:
原式=lg =lg100=2.
例3??????? 化简 sin(36 +2x)cos(54 -2x)+cos(36 +2x)sin(54 -2x).
解: ?逆用和角正弦公式:
原式= sin[(36 +2x)+(54 -x)]=sin90 =1.
三? 数学方法教学中
1.反证法?? 被誉为数学家最精良的武器之一,是从假设结论的反面出发,推出矛盾,从而推翻假设,肯定原结论的一种证明方法。这种应用逆向思维的证明方法,可使许多问题的解决相当简捷且更具说服力。
2.分析法?? 分析法的实质是“执果索因”。即从结论出发,探求使其成立的充分条件,判定条件具备,从而肯定结论成立。这也是逆向思维的具体运用。
3.待定系数法
例4 ??已知f(x)= 8x +12x -6x -11 x +3x +3x-1,且f(x)是另一个整系数多项式g(x) 的立方,求g(x).
分析 ?由多项式理论可知,g(x) 必为二次多项式,且二次项系数为2,常数项为-1,现只需求一次项系数。为此,将g(x)据其特征先设为g(x)=2x +bx-1,然后将其代入题设条件,使其“活化”,从而解出b.
解: ?设g(x)= 2x +bx-1
则8x +12x -6x -11 x +3x +3x-1=(2x +bx-1)
令x=1,得8=(b+1) ,b=1
g(x)= 2x +x-1.
4. 换元法(代换法)? 这也是常见的一种解题方法。有些问题往往需根据其结构特征,逆向寻求代换,将问题转化,有“柳暗花明”之效。
例5 ?证明:任给七个实数中,必存在两个实数a和b,满足0≤ (a-b)<1+ab.
分析 ?此题为存在性问题,本难解决。但若将结论变形为0≤ ≤ 时,对 寻求与其结构相似的式子,有 =tan( ),因而考虑三角代换。
证明:? 设 x =tan , (- , ), k=1,2, …,7。为任意七个实数.
????? 将(- , )分成六个长度相等的小区间:
(- ,- ]、(- ,- ]、(- ,0]、(0, ]、( , ]、( , ).
这时,七个 中至少有两个落入同一个小区间内
设其中的 和 落在同一个小区间内,不妨设 ≥
则有0≤tan( - )<tan
即0≤ <
令a=tan ,b=tan ,有0≤ <
由a≥b知1+ab>0,存在a、b满足0≤ (a-b)<1+ab.
5.间接法(排除法)有些问题其正面情况比较复杂,较难入手,但若逆向考虑其反面,便能很快得解。这种方法通常被人们习惯的称为间接法或排除法.
?例6? 有关于x的三个方程x +4mx+3=0; x +(m-1)x+m =0; x +2mx-2m=0.它们中至少一个有实根,求实数m的范围。
分析? “至少一个有实根”包括只有一个有实根;其中两个方程有实根;三个方程都有实根三种情况。但我们考虑问题的反面:m为何实数时,三个方程均无实根。问题变得简单易解。
解:? 若三个方程均无实根,则有
? - <m<-1
其补集m≤- 或 m≥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