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长三角地区商业银行盈余质量问题研究开题报告.doc

发布:2017-09-10约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开题报告 长三角地区商业银行盈余质量问题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商业银行处于一个发展的良好环境,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在服务中小企业的优势的前提下,紧跟国家政策,把握良机,在这样一个中小企业数量规模复苏增长的环境下运用正确的方针方法,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在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中,盈利能力是一个核心要素,它通过银行当前收益水平的高低以及今后收益的持久性和增长性表现出来。盈利能力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盈利水平越高,承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盈利是商业银行充实资本、增强经营实力、吸引客户的重要条件。但是目前无论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还是对盈利能力的定量评估和分析都没有系统全面的研究结果,发展和完善这方面的研究成为理论界的努力方向。 我希望在综合分析和借鉴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城市商业银行的实践,使用一个盈余评价指标的比较模型来分析城市商业银行的盈余影响因素,考察各指标对盈余能力的影响强弱,作为银行和投资者根据自身状况来调整的参考依据。 2.国内外研究现状 Khaled elmoatasem abdelghany(2005)研究得出财务分析师和任何政府机构在处理公司时,在对公司采取任何矫正或者做出任何决定之前应该使用一个以上的盈余质量的方法来获取对盈余质量水平的强力证据。如果一家公司通过一项技术而证明低的盈余质量或者通过其他技术来证明高的盈余质量,股东就不能有关于这公司的最后结论,他们需要更多的调查和分析,评估盈余。李敬;廖洪(2006)1.为投资决策提供更好的分析手段;2.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增强市场的有效性;3.为经营者提供更有效的管理信息。焦永梅;南召凤(2008)认为我们在进行盈余质量分析时应注意:一是很多影响盈余质量的因素是无法通过数据来表达的,比如行业环境、企业基础管理水平等;二是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并不完善,它是否是一个强式有效的市场,市场对信息的反应是否正确及时等等问题,目前尚无定论。因此,在进行数据分析的同时,不能离开对政策、环境、管理水平等等因素的定性分析。曾祥飞(2009)提出对盈余质量的关注不应该只限于学术范围。首先,要把盈余质量的教育纳入现有的会计教育体系,提高会计专业人员对盈余质量的关注程度,提高对盈余质量的识别能力,可培训相应的盈余质量评估人员。其次,要加大投资者教育,从单纯关注每股盈余提高到关注其盈余质量上来,这将更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再次,促进公司自身关注盈余质量,可清楚认识自身财务状况,避免盲目扩张带来的损失。最后,建立专门公布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级的专门机构或公司,监督上市公司的盈余调整行为。 肖玉兰和陆剑清(2006)从制度安排、组织结构和内部经营管理三个方面来综合分析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并运用经济数据来比较分析我国国有银行的盈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他们采用资产收益率与资本收益率进行盈利现状分析,收入结构和成本费用控制能力进行盈利潜力的分析,得出国有商业银行与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相比,盈利能力都是比较弱的。郭丹颖和李双杰(2007)将代表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分成三个部分,采用贷款资产比率和资产利用率进行盈利资产分析,采用资产收益率和收入利润率进行获利水平分析,采用利息收付率和人均收益进行效率分析,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实证比较研究。姚勇和董利(2005)采用银行资产利润率为银行盈利水平的测度变量,分析了银行机构的个体特征变量、宏观经济变量和金融结构变量对银行盈利的影响。方芳在(2005)对分析银行盈利水平的理论框架进行了分析,提出从制度安排、组织框架和内部经营管理综合考虑;王娣(2009)对影响银行盈利能力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认为内部因素主要是银行的特征变量,外部因素包括经济景气度、税收政策和法律制度等。 3.参考文献 [1]季泽.会计盈余质量的内涵和判定——基于信息观视角中.[J].齐鲁珠坛.2007(2). [2]佟岩,王化成.关联交易、控制权收益与盈余质量.[J].会计研究.2007(4). [3]焦永梅,南召凤.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方法研究综述和建议.[J].商业经济.2008(12). [4]郦玉敏.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的现实方法.[J].商业研究.2005(15). [5]苏龙.浅析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指标.[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1). [6]李琳.新会计准则与上市公司质量评价.[J].中国农业会计.2006(6). [7]Paul hribar and Nicole thorne Jenkins. The Effect of Accounting Restatements on Earnings Revisions and the Estimated Cost of Capital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