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为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部提供及应用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本报告为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部提供
日期: -8-2006
? 版权保护:访问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调研结果所有权归委托方“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部”所有。锐智阳光在未获得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保证不会单方面将报告整体或部分用于其他商业目的。
北京锐智阳光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碧兴园A-805A
电话:010808
hyq@
/
目录
第一章:调查技术说明 4
1.1调查背景及目的 4
1.2调查时间 4
1.3调查方式 4
1.4调查对象及样本 5
1.5研究方法 5
第二章:优秀特困高考生总体情况 6
2.1优秀特困高考生基本信息 6
2.1.1 优秀特困高考生男多女少 6
2.1.2 95.7%为共青团员或党员 6
2.2优秀特困高考生的成长历程概述 7
2..2.1 逾三成特困生(32.8%)曾濒临辍学 7
2.2.2 收入过低、父母生病、供兄弟姐妹读书是导致辍学的主因 8
2.2.3 受多方帮助特困生得以继续学业 9
2.3优秀特困高考生的求学动机分析 10
2.3.1 实现自己理想抱负,改变家境是上大学的主要动机 10
2.4优秀特困高考生家中辍学的兄弟姐妹的概述 11
2.4.1近三成(27.2%)的特困高考生兄弟姐妹辍学 11
2.4.2 重男轻女形势依然严峻 11
2.4.3 八成孩子辍学因供其他兄弟姐妹读书 12
2.4.4减少家庭经济负担,勤工俭学是首选 13
2.5 家教是贫困高考生勤工俭学的第一选择 13
第三章:对国家资助政策的态度分析 15
3.1对国家多种资助政策的认知 15
3.1.1 学生及其家长对资助政策知之甚少 15
3.1.2 助学贷款最受关注 15
3.1.3推广资助政策教师、媒体是关键 16
3.2对国家资助政策的态度分析 17
3.2.1近九成(87.2%)特困生表示会申请贷款 17
3.2.2 家长、教师表示支持学生申请助学贷款 17
3.2.3 逾九成学生表示助学贷款对其帮助很大 18
3.2.4还贷能力的分析 19
3.3优秀特困生最急需的帮助 19
第四章:优秀特困高考生的家庭状况分析 21
4.1优秀特困高考生的家庭情况概述 21
4.1.1特困生家庭平均4.5口人,多子女状况显著 21
4.1.2特困生家庭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生活环境恶劣 21
4.1.3逾八成(81.8%)的家庭有异常情况 22
4.2 2005年家庭收入与支出情况分析 23
4.2.1七成家庭负债5000元以上 23
4.2.2 主要收入靠农业,主要支出为两块:教育+看病 24
4.3高考生报道的费用及筹集情况的概述 25
4.3.1特困生第一年报到所需费用让家庭债务雪上加霜 25
4.4贫困原因和对孩子上大学的态度 26
4.4.1家庭情况特殊和缺乏收入来源是贫困主因 26
4.4.2家长支持孩子上大学 27
第五章:当地生活和教育状况分析 28
5.1当地基本情况的概述 28
5.1.1地理和交通状况 28
5.1.2特困生所在地人均收入960元,仅为我国农民平均收入的29.5% 28
5.2当地大学就学情况 30
5.2.1每年考上大学的有2.59人,有0.17个因贫穷放弃大学 30
5.2.2 逾四成(41.4%)为家乡建设做出了贡献 31
5.3对待优秀特困高考生及其家庭的看法 31
第六章:贫困高考生所在学校情况 33
6.1学校基本情况 33
6.2对优秀特困高考生的资助政策 34
第七章:结论和建议 35
第一章:调查技术说明
1.1调查背景及目的
背景
新长城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以特困大学生为帮助对象,提供经济资助和成长成才支持的社会公益事业。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新长城的目标是:动员社会力量,为特困大学生提供经济资助,帮助他们实现成才之梦;组建受助大学生互助团体——自强社,由社员共同管理,通过自助、助人、拼搏、服务社会,传递社会关爱,实现成才梦想。
目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全面了解优秀特困高考生生活、学习及家庭经济状况以及贫困生当地经济和教育状况,为新长城项目提供信息支持,通过报告的公开发布呼吁社会各界对贫困高考生状况提高关注并加大投入。
内容
本次调查的内容包括贫困高考生生活、学习状况,贫困高考生家庭经济状况及家长对孩子上大学的态度,贫困高考生就读高中的整体状况及教师对贫困高考生上大学的看法,贫困高考生所在地经济基础状况、教育状况及村干部对贫困高考生上大学的看法,对国家资助政策的看法,调查对象对新长城项目的认知程度等。
1.2调查时间
本次调查的时间为2006年7月23日——2006年8月16日,其中7月2日——8月8日为实地调查访问阶段,8月9日——8月17日为问卷收集整理、数据录入分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