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标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附件二
XX县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我县行政区域内公园、游园、广场、绿地、花池隔离带、行道树、花坛等园林绿地的养护管理。
1、乔木养护管理
1.1景观效果
1.1.1行道树无缺株、无死树。
1.1.2配置合理
1.2生长状况
1.2.1单株生长健壮、树形自然美观,主、侧枝分枝均匀,内膛枝通风透光,片林、组团、林带整体双线(林冠线和林缘线)整齐。
1.2.2生长季节叶色正,无明显卷叶、黄叶、焦叶,树木基本无明显病虫危害症状,病虫危害程度控制在10%以下,无药害,发现及时进行剪除。
1.2.3树穴整齐一致,土壤疏松,无杂草污物。
1.2.4无明显人为损害,无乱贴乱画,无悬挂物,无以树当架晾晒衣物,无在树池中堆放杂物等现象。
1.2.5行道树存活率达100%,若有缺损,按同品种、规格、标准于十日内更换补植到位,有保护措施。
1.2.6新植、补植绿地内乔木成活率达95%以上 ,保存率达98%以上。
1.3修剪
1.3.1根据不同树种适时进行修剪、抹芽。
1.3.2科学合理、适时、适度。
1.3.3冠形优美,分枝点合适,主侧枝分布匀称,内膛枝不乱,通风透光,特殊造型树符合设计意图。
1.3.4枯死枝、内膛乱枝、交叉枝、平行枝、衰弱枝、劈裂枝、病虫枝和影响树形树势的枝条修剪率在95%以上,及时清理残枝。
1.3.5操作认真标准,剪口、锯口平滑,涂敷得当,留茬高度小于2cm。
1.3.6较好地解决树木与电线、建筑物、交通等之间的矛盾。
1.4施肥、打药、灌溉
1.4.1春、秋季重点施肥不少于1次,肥料以有机肥为主。
1.4.2无缺肥,无肥害发生。
1.4.3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每年树木发芽前,普喷一遍杀虫杀菌剂,以后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树种适时施药,无病害、药害发生。除常规防治病虫害外,还应根据XX县园林绿化工程处统一的要求进行防治。
1.5灌溉应根据苗木特性、生长状况、天气情况等因素适时适量浇灌,不能出现旱涝现象。确保植物生长旺盛,保持枝叶清洁,无灰尘色变。冬季每月浇透水一次,春秋季每半月浇透水一次,夏季每周浇透水一次,根据苗木特性及气候情况经XX县园林绿化工程处批准后可调整浇水间隔。入冬前、开春后必须浇灌防冻水、返青水。
2、灌木养护管理
2.1景观效果
2.1.1无缺株断垄、无死树。
2.1.2配置合理
2.2生长状况
2.2.1 生长季节叶色正,无明显卷叶、黄叶、焦叶,无明显病虫危害症状,发现及时进行剪除。
2.2.2生长旺盛,无枯死株;色叶树种季相变化明显,观花树木按时茂盛开花,观果树木正常结果。
2.2.3土壤疏松,无杂草污物;树穴切边宽窄、大小适宜,边线清晰,线条流畅。
2.2.4苗木存活率达98%以上,若有缺损,按同品种、规格、标准于十日内更换补植到位并采取保护措施。
2.2.5新植、补植苗木成活率达98%以上 , 绿地内苗木保存率达98%以上。
2.3修剪。
2.3.1科学合理、适时、适度。
2.3.2枝条疏密得当,树形美观。
2.3.3枯死枝、内膛乱枝、交叉枝、平行枝、衰弱枝、劈裂枝、病虫枝和影响树形树势的枝条修剪率在95%以上,修剪要平整,层次要分明,及时摘除残花、败果。
2.3.4操作认真标准,剪口、锯口平滑,涂敷得当。
2.3.5较好地解决苗木与各种管线、窨井等之间的矛盾。
2.4施肥、打药、灌溉
2.4.1春、秋季重点施肥不少于1次,肥料以有机肥为主。
2.4.2无缺肥,无肥害。
2.4.3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每年苗木发芽前,普喷一遍杀虫杀菌剂消灭越冬虫卵和病原菌,以后根据不同苗木适时打药,确保无病害、药害发生。除常规防治病虫害外,还应根据XX县园林绿化工程处统一的要求进行防治。
2.5灌溉应根据苗木特性、生长状况、天气情况等因素适时适量浇灌,不能出现旱涝现象。保持枝叶清洁,无灰尘色变。冬季每月浇透水一次,春秋季每半月浇透水一次,夏季每周浇透水一次,根据苗木特性及气候情况经XX县园林绿化工程处批准后可调整浇水间隔。入冬前、开春后必须浇灌防冻水、返青水。
3、草坪养护管理
3.1整体景观
3.1.1草坪色泽均匀,目测无杂草。
3.1.2生长季节无枯黄、无斑秃,覆盖度基本达到100%。
3.1.3美观平整、无坑洼现象。
3.1.4干净整洁,无垃圾杂物(砖石瓦砾、纸屑、塑料袋、碎草及杂草等)。
3.1.5无人为践踏。
3.2生长状况
3.2.1生长旺盛(叶绿根深,生长量超过均值)。
3.2.2叶色正常有光泽,生长期无黄叶、焦叶、卷叶。
3.2.3覆盖率高于95%,冷型草生长期多于240天,暖型草生长期多于180天。
3.3修剪
3.3.1修剪及时合理,坪面整齐,高度控制在6±2厘米。
3.3.2修剪后无残留草屑,剪口无焦口、撕裂现象。
3.3.3草坪边线整齐、线条流畅,与绿篱、花坛、侧石结合部切出10cm左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