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触电急救和外伤救护.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意识判断 (2)若触电伤员神志不清,则应用5s时间进行意识判断,轻拍其肩部,或呼喊其姓名,用手指甲掐压人中、合谷穴以判定伤员是否丧失意志,但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如果对方无反应,表示已失去知觉,应立即呼救。请其他在场或附近的人协助抢救和打120。 意识判断 呼吸、心跳判断 若触电伤员意识的确丧失,则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1)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2)听:用耳朵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3)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 再用两手指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呼吸、心跳判断 触摸颈动脉注意事项 1.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以免推移颈动脉,妨碍触及; 2.不要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造成头部供血中断; 3.不要压迫气管,造成呼吸道阻塞; 4.检查时间不要超过10s; 5.婴、幼儿因颈部肥胖,颈动脉不易触及,可检查肱动脉 。 触摸颈动脉注意事项 未触及搏动:心跳已停止,或触摸位置有错误;触及搏动:有脉搏、心跳,或触摸感觉错误(可能将自己手指的搏动感觉为伤员脉搏); 判断应综合审定:如无意识,无呼吸,瞳孔散大,面色紫绀或苍白,再加上触不到脉搏,可以判定心跳已经停止; 检查瞳孔状态 如果瞳孔扩大,表明大脑供血严重不足。 医生到来前的应急措施 (1)如果触电者尚有知觉,但在此之前曾处于昏迷状态或者长时间触电,应使其舒适地躺在木板上,并盖好衣服。在医生到来之前,应保持安静,不断观察其呼吸状况和测试脉搏。 医生到来前的应急措施 (2)如果触电者的皮肤严重灼伤时,必须先将其身上的衣服和鞋袜特别小心地脱下,最好用剪刀一块块剪下。救护人员的手不得接触触电者的灼伤部位,不得在灼伤部位上涂抹油膏、油脂或其他护肤油。灼伤的皮肤表面必须包扎好。包扎前既不得刺破水泡,也不得随便擦去粘在灼伤部位的烧焦衣服碎片。 医生到来前的应急措施 (3)如果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仍有平稳的呼吸和脉搏,也应使其舒适地躺在木板上,并解开他的腰带和衣服,保持空气流通和安静,有可能时可让他闻氨水或往他脸上洒些水。 (4)如果触电者呼吸困难(呼吸微弱、发生痉挛、发现唏嘘声),则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 医生到来前的应急措施 (5)如果触电者已无生命的特征(呼吸和心脏跳动均停止,没有脉搏),也不应认为他已死亡,因为触电者往往有假死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应立即采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 急救一般应在现场就地进行。或者在现场施行急救存在很大困难时,才考虑把触电者抬到其他安全地点。 心肺复苏法 指救护者在现场及时对呼吸、心跳骤停者实施人工胸外心脏挤压和人工呼吸的急救技术,建立含氧的血液循环,维持基础生命所需。 避免脑死亡,应在心跳停止4min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法。 心肺复苏法的三项基本措施 (1)畅通气道。 (2)人工呼吸法。 (3)胸外按压法。 心肺复苏法步骤框图 畅通气道 仰头抬颏法 将伤者仰面躺平,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随之抬起,气道即可通畅(见下图)。严禁用枕头或物品垫在伤员头下 。 畅通气道 托领法 颈部有损伤者使用此法较好。即将伤者仰面躺平,救护者跪在伤员的头部附近,两肘关节支撑在伤者仰卧的平面上,两手放在伤员的下领两侧,以四指为主,用力将下领角托起。操作中,不得将头部从一侧转向另一侧或使头部后仰 。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指用人为的方法,运用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压力差的原理,使呼吸骤停者获得被动式呼吸,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维持最基础的生命。 口对口人工呼吸 采取人工的机械动作促使肺部膨胀和收缩,以达到气体交换的目的。 优点:主要是换气比较充分,有效呼吸量较大;其次是易于学习和掌握。 口对口人工呼吸步骤 (1)畅通气道 (2)捏鼻掰嘴 (3)贴嘴吹气 (4)放松换气 (5)胸外心脏按摩 (1)畅通气道 使触电者头部后仰,气道畅通。如触电者牙关紧闭,可用开口器、小木片、金属片等从嘴角伸人牙缝慢慢撬开。 畅通气道 仰头抬颏法 (2)捏鼻掰嘴 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触电者前额上的拇指和食指捏紧触电者的鼻翼,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将其下颌拉向前下方,使嘴巴张开,准备接受吹气。 捏鼻掰嘴 (3)贴嘴吹气 首先要进行深呼吸,然后将嘴紧紧贴在触电者的嘴上(可在触电者的嘴上垫一块纱布或手帕),往其嘴中吹气。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s,同时观察触电者胸部起伏情况,以胸部略有起伏为宜,表示吹气适量。 贴嘴吹气 (3)贴嘴吹气 在吹完两口气后,每隔5s吹一次(吹2s,放松3s)依次不断,一直到呼吸恢复正常。注意,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