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docx
国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选择题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A.月亮
B.姻缘
答案: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婵娟在这里指月亮,该句意思是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2.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
A.法律条文
B.美德善行
C.圆规曲尺
答案:C。“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原意是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强调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所以这里“规矩”指圆规曲尺。
3.“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
A.齐桓公
B.蔡桓公
答案:B。“讳疾忌医”讲的是蔡桓公因害怕别人指出自己的疾病而不愿意接受治疗,最后病情加重死亡的故事,出自《扁鹊见蔡桓公》。
填空题
1.《论语》中“三人行,__________”。
答案: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意思是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强调要善于向他人学习。
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_____》。
答案:史记。《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__________》。
答案:孟子。这句话体现了孟子的推恩思想,意思是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抚别人的孩子。
判断题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答案:正确。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东篱下采摘菊花,不经意间望见南山的悠然闲适的生活场景,体现了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
2.《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雅”是祭祀乐歌。()
答案:错误。《诗经》中“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是祭祀乐歌。
3.古代兄弟之间的排行有伯、仲、叔、季,“伯”是老大。()
答案:正确。伯、仲、叔、季是古代用以表示老大、老二、老三、老幺这种排行,“伯”就是指兄弟中排行第一的。
解答题
1.请简要解释“中庸之道”。
答案:“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一种道德观念和处世哲学。“中”指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庸”有平常、常道之意。中庸之道强调在处理事情、对待问题时,要避免走极端,追求一种恰到好处、适度的状态。它倡导人们在为人处世、言行举止等方面,要把握好一个合适的度,既要符合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又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做到中正平和、和谐适度。例如在面对利益冲突时,不过分贪婪,也不盲目谦让,而是寻求一种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
2.简述《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
答案:《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其主要思想包括:一是“慎战”思想,强调战争是国家大事,关系到生死存亡,必须慎重对待,不可轻易发动战争。二是“全胜”思想,主张通过政治、外交等手段,不通过直接的军事对抗而使敌人屈服,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三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强调在战争中要全面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包括兵力、士气、地形等,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战略战术,取得胜利。四是灵活用兵思想,认为战争情况复杂多变,要根据不同的形势、地形、敌我力量对比等,灵活运用战略战术,做到“因敌而制胜”。
3.请列举“唐宋八大家”及其主要文学成就。
答案:“唐宋八大家”是对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和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以载道”“文道合一”,其散文气势磅礴、说理透彻、逻辑性强,代表作有《师说》《马说》等。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他的散文风格峻洁清峭,山水游记尤为出色,如《永州八记》,寓言作品《黔之驴》《临江之麋》等也很有名。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散文创作成就颇高,作品风格平易流畅、委婉曲折,代表作有《醉翁亭记》《朋党论》等。苏洵擅长政论和史论,其文章论点鲜明、论据有力,代表作《六国论》。苏轼在诗、词、文等方面都有极高造诣,散文纵横恣肆,如《赤壁赋》《后赤壁赋》;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苏辙散文以策论见长,文风汪洋澹泊,代表作《黄州快哉亭记》。王安石的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以政论性文章著称,如《答司马谏议书》。曾巩的散文风格古雅平正、温厚典雅,多为议论文和记叙文,代表作《墨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