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_T 2401-2022 危险化学品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编写导则.docx
ICS71.020CCSG04
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2401—2022代替DB37/T2401—2013
危险化学品岗位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编写导则
Guidelineforthedraftingofthehazardouschemicalspostsafetyproductionoperationprocedures
2022-12-31发布2023-01-31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T2401—2022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编写基本原则 1
5编写依据 2
6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结构、格式 2
7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正文内容 2
8附件 4
9应用与管理 4
附录A(资料性)流程表模板 6
附录B(资料性)流程图模板 7
DB37/T2401—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37/T2401—2013《危险化学品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与DB37/T2401—2013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风险分析作为编制、修订操作规程依据的要求(见7.2、7.5);
b)增加了对于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中附件的相关规定(见第6章、第8章);
c)根据最新的法律法规要求,增加了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应用管理的相关内容(见第9章);
d)增加了两种书写操作方法的格式(见附录A、附录B);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工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3年首次发布为DB37/T2401—2013;——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37/T2401—2022
1
危险化学品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编写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危险化学品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编写基本原则、编写依据、结构、格式和内容、应用与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化工生产的单位(以下简称“危险化学品单位”)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编写,危险化学品储存、经营等其他涉及危险化学品操作的岗位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37/T1854-2020山东省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工作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危险化学品岗位hazardouschemicalspost
危险化学品单位从事涉及危险化学品操作、独立完成某项任务的单元、地点(位置、区域)。3.2
紧急停车emergencystop
化工装置运行过程中,突然出现不可预见的设备故障、人员操作失误或工艺操作条件恶化等情况,无法维持装置正常运行造成的非计划性被动停车,分为局部紧急停车、全面紧急停车。
4编写基本原则
4.1应遵循全面、科学、可操作性强的原则进行编写,不能遗漏主要或关键操作步骤,应将每一个操作步骤描述到位。
4.2应做到概念清楚,表达准确,文字精练,语言简明,用语前后一致,不同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结构、格式统一,内容完善。
4.3应组织相关岗位、相关专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以及有操作经验的作业人员参加编写。
4.4涉及计量单位时,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可用计量单位名称或者计量单位对应的符号表述,且前后表述的计量单位一致。
4.5编写前应充分识别、评估本岗位的风险,可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表法(SCL)等分析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编写应充分考虑岗位本身所具备的固有风险及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事故,应充分吸收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
安全评价、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等报告的结论、建议。
DB37/T2401—2022
2
4.6与本企业其他文件协调一致,不能有冲突。对于不涉及第7章中部分内容的危险化学品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