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5接地装置解析.ppt

发布:2019-04-08约6.03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章 接 地 装 置 第一节 接地装置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接地装置的安装 第三节 接 地 电 阻 思考题与习题 ▉ 接地与接地装置 ▉ 对地电压 ▉ 接地线和接地—接地线 ▉ 接地线与接地—(工作接地与保护接地图) ▉ 电气设备的接地 第二节 接地装置的安装 ▉ 接地装置的敷设要求 ▉ 接地装置的敷设要求 ▉ 接地装置的敷设要求 ▉ 接地体的安装—自然接地体的利用 ▉ 接地体的安装—自然接地体的利用 ▉ 接地体的安装—人工接地体的装设 ▉ 接地体的安装—人工接地体的装设 ▉ 接地体的安装—人工接地体的装设 ▉ 接地体的安装—人工接地体的装设 ▉ 接地体的安装—自然接地体的利用 ▉ 接地体的安装—自然接地体的利用 ▉ 接地线的安装—自然接地体的选用 ▉ 接地体的安装—人工接地线的选用 ▉ 接地体的安装—人工接地线的选用 三 接 地 电 阻 ▉ 接地电阻的概念 ▉ 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表10-5 ▉ 降低土壤电阻率的方法降低接地电阻 ▉ 降低土壤电阻率的方法降低接地电阻 第十章 接地装置 * * 电气设备的任何部分与大地之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称 为接地(1)。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 为接地体,或接地极(2)。专门为接地而人为装设的接地 体,称为人工接地体(3)。间作接地体用的直接与大地接 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管道及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 等,称为自然接地体(4)。连接于接地体与电气设备接地 部分之间的金属导线,称为接地线与接地体合称为接地装置 (5)。由若干接地体在大地中相互用接地线连接起来的一 个整体,称为接地网(6)。 电流通过接地体向大地作半球形流散。在距接地体越远的 地方球面越大,所以流散电阻越小。一般认为在距离接地体 20以上,电流就不再产生电压降了。或者说,至距离接地体 20m处,电压已降为零。电工上通常所说“地”就是这里的地。 通常所说的对地电压,即带电体同大地之间的电位差。也 是指离接地体20m以外的大地而言的。简单说,对地电压就是 带电体与电位为零的大地之间的电位差。显然对地电压等于 接地电流与接地电阻的乘积。如果接地体有多根钢管组成,则 当电流自接地体流散时,至电位为零处的距离可能超过20m。 一般有中性线(代号N)、保护线(代号PE)或保护中性 线(代号PEN)。 中性线(N线)的功能,一是用来接用额定电压为相电压 的单相用电设备,二是用来传导三相系统中的不平衡电流和单 相电流,三是用来减小负荷中性点的电位偏移。 保护线(PE线)的功能,是为保障人身安全、防止发生触 电事故用的接地线。系统中所有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 护线(PE线)接地,可在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减小触电危险。 保护中性线(PEN线)兼有中性线(N线)和保护线(PE 线)功能。这种保护中性线在我国通称为“零线”,俗 称“地线”。 为了保证安全必须将正常时不带电而故障时可能带电的 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采用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的措 施,接地装置设计技术规程对必须接地和不须接地部分作了 明确的规定。 (1)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接地; (2)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不接地 ; (3)外部导电部分 一、接地装置的敷设要求 二、接地装置的安装 ▉ 接地体的安装——自然接地体的利用 ▉ 接地体的安装——人工接地体的安装 ▉ 接地线的安装——自然接地体的选用 ▉ 接地线的安装——人工接地线的选用 (1)为减少相邻接地体的屏蔽作用,垂直接地体的间距 不宜小于其长度的两倍,水平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5m。 (2)接地体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宜小于1.5m。 (3)围绕屋外配电装置、屋内配电装置、主控制楼、主 厂房及其它需要装设接地网的建筑物,敷设环形接地网。这些 接地网之间的相互连接不应少于两根干线。对大接地短路电流 系统的发电厂和变电所,各主要分接地网之间宜多根连接。 为了确保接地的可靠性,接地干线至少应在两点与地网相 连接。自然接地体至少应在两点与接地干线相连接。 (4)接地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离地面宜保持 250~300mm的距离。接地线与建筑物墙壁间应有10~15mm 的间隙。 (5)接地线应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与公路、铁 道或化学管道等交叉或有可能发生机械损伤的地方,对接地线 应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