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卷材耐热性.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
第11部分:沥青防水卷材 耐热性
1 方法A
1.1 原理
从试样裁取的试件,在规定温度分别垂直悬挂在烘箱中。在规定的时间后测量试件两面涂盖层相对于胎体的位移。平均位移超过2.0mm为不合格。耐热性极限是通过在两个温度结果间插值测定。
1.2 仪器设备
1.2.1 鼓风烘箱(不提供新鲜空气) 在实验范围内最大温度波动±2℃。当门打开30s后,恢复温度到工作温度的时间不超过5min.
1.2.2 热电偶 连接到外面的电子温度计,在规定范围内能测量到±1℃。
1.2.3 悬挂装置(如夹子)至少100mm宽,能夹住试件的整个宽度在一条线,并被悬挂在试验区域(见图1)。
1.2.4 光学测量装置(如读数放大镜)刻度至少0.1mm。
1.2.5 金属圆插销的插入装置 内径约4mm。
1.2.6 画线装置 画直的标记线(如图1所示)。
1.2.7 墨水记号 线的宽度不超过0.5mm,白色耐水墨水。
1.2.8 硅纸。
1.4 试件制备
矩形试件尺寸(115±1)mm×(100±1)mm,按1.5.2或1.5.3实验。试件均匀的在试样宽度方向裁取,长边是卷材的纵向。试件应距卷材边缘150mm以上,试件从卷材的一边开始连续编号,卷材上表面和小表面应标记。
去除任何非持久保护层,适宜的方法是常温下用胶带粘在上面,冷却到接近假设的冷弯温度,然后从试件上撕去胶带,另一方法是用压缩空气吹[压力约0.5MPa(5bar),喷嘴直径约0.5mm],假若上面的方法不能除去保护膜,用火焰烤,用最少的时间破坏膜而不损伤试件。
在试件纵向的横断面一边,上表面和小表面的大约15mm一条的涂盖层去除直胎体,若卷材有超过一层的胎体,去除涂盖料直到另外一层胎体。在试件的中间区域的涂盖层也从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两个接近处去除,直至胎体(见图1)。为此,可采用热刮刀或类似装置,小心地去除涂盖层不损坏胎体。两个内径约4mm的插销在裸露区域穿过胎体(见图1)。任何表面浮着的矿物料或表面材料通过轻轻敲打试件去除。然后标记装置放在试件两边插入销定位于中心位置,在试件表面整个宽度方向沿着直边用记号笔垂直划一条线(宽度约0.5mm),操作时试件平放。
试件试验前至少放置在(23±2)℃的平面上2h,相互之间不要接触或粘住,有必要时,将试件分别放在硅纸上防粘结。
1.5 步骤
1.5.1 试验准备
烘箱预热到规定试验温度,温度通过与试件中心同一位置的热电偶控制。整个试验期间,试验区域的温度波动不超过±2℃。
1.5.2 规定温度下耐热性的测定
按1.3制备一组三个试件露出的胎体处用悬挂装置夹住,涂盖层不要夹到。必要时,用如硅纸的不粘层包住两面,便于在试验结束时除去夹子。
制备好的试件垂直悬挂在烘箱的相同高度,间隔至少30mm。此时烘箱的温度不能下降太多,开关烘箱门放入试件的时间不超过30s。放入试件后加热时间为(120±2)min。
加热周期一结束,试件和悬挂装置一起从烘箱中取出,相互间不要接触,在(23±2)℃自由悬挂冷却至少2h。然后除去悬挂装置,按1.4条要求,在试件两面画第二个标记,用光学测量装置在每个试件两面测量两个标记地步间最大距离△L,精确到0.1mm(见图1)。
1.5.3 耐热性极限测定
耐热性极限对于的涂盖层位移正好2mm,通过对卷材上表面和下表面在间隔5℃的不同温度段的每个试件的初步处理试验的平均值测定,其温度段总是5℃的倍数(如100℃、105℃、110℃)。这样试验的目的是找到位移尺寸△L=2mm在其中的两个温度段T和(T+5)
℃。
卷材的两个面按1.5.2试验,每个温度段应采用新的试件试验。
按1.5.2一组三个试件初步测定耐热性能的这样两个温度段已测定后,上表面和下表面都要测定两个温度T和(T+5)℃,在每个温度用一组新的试件。
在卷材涂盖层在两个温度段间完全流动将产生的情况下,△L=2mm时的精确性不能测定,此时滑动不超过2.0mm的最高温度T可作为耐热性极限。
1.6 结果计算、表示和试验方法精确度
1.6.1 平均值计算
计算卷材每个面三个试件的滑动值得平均值,精确到0.1mm。
1.6.2 耐热性
耐热性按1.5.2试验,在此温度卷材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滑动平均值不超过2.0mm认为合格。
1.6.3 耐热性极限
耐热性极限通过线性图或计算每个试件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两个结果测定,每个面修约到1℃(见图2)。
1.6.4 试验方法精确度
1.5.3方法的精确度值由相关的实验室按GB/T 6379.2试验,采用的是聚酯胎卷材。1.6.4.1规定的范围对1.5.2条也有效。
1.6.4.1 重复性
--------一组三个试件偏差范围:da,3=1.6mm
--------重复性的标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