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细胞的信号转导 (2).ppt

发布:2025-03-21约3.33千字共5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1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G蛋白偶联受体一条多肽链组成,7个跨膜疏水区氨基端朝向胞外,羧基端朝向胞内氨基端具糖基化位点,胞内具有可被磷酸化的位点第22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①结构:细胞外区(配体结合区)跨膜区细胞质区(有G蛋白结合部位)第23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②机制:在细胞膜中与效应器是分开的,必须偶联一种结合GTP的蛋白(G蛋白),才能将信号转给效应器。第24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膜受体的特性(一)特异性:立体构象互补(二)可饱和性(三)高亲和力(四)可逆性(五)特定的组织定位第25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膜受体的数量和分布细胞受体1受体2受体3……受体细胞1细胞2细胞3……生理情况下,受体数目可以受微环境调节第26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三节G蛋白G蛋白家族G蛋白作用机制第27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G蛋白:鸟苷酸结合蛋白,总称。共同特征:三个亚基构成异聚体(αβγ)具结合GTP和GDP能力,并具GTP酶活性构象改变可激活效应蛋白第28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G蛋白家族据α亚单位结构与活性可分3类。Gs家族:激活Gi家族:抑制Gq家族:了解不深第29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0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G蛋白的作用机制1、静息:α-β-γ-GDP,与受体分离2、L-R,R构象改变,与α接触,α亲和力改变,结合GTP,α与βγ分离,与受体分离(α-GTP,功能状态)3、L-R分离,α水解GTP成GDP,构象改变,与效应蛋白分离,恢复静息G蛋白第31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2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β亚单位的作用:调节G蛋白作用强度。浓度高→静息G蛋白→G蛋白作用小浓度低→游离α亚单位→G蛋白作用大效应蛋白种类:取决于细胞的类型和α亚单位类型第33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四节

第二信使及其介导的下游信号途径第34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信使(firstmessenger):各种细胞外信息分子,激素,神经递质,局部化学介导因子等。第二信使(secondmessenger):第一信使与其特异受体结合后,激活的受体,刺激膜内特定的效应酶或离子通道,而在胞浆内产生的小分子信使物质。第35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腺苷酸环化酶与cAMP信号转导通路鸟苷酸环化酶与cGMP信号转导通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第36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腺苷酸环化酶(AC)与cAMP信号转导通路1、AC:膜结合蛋白G蛋白的效应分子ATP→cAMP6种亚型:组织特异性第37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AC结构特点:M1、M2两大疏水区,氨基端羧基端均向细胞质侧,C1、C2两大活性区域功能:催化ATP成cAMP第38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cAMP信号通路L-R→G蛋白活化→AC激活→cAMP→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基因转录调节因子)→结合于基因CRE区→启动基因表达→蛋白产生→生物学效应L-R→G蛋白活化→AC激活→cAMP→离子通道第39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举例第40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细胞信号转导(signaltransduction)的概念:信息分子将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信号传递给靶细胞(targetcell),靶细胞通过其信号接收装置——受体(receptor)将信号识别、放大并转换,从而产生多种细胞内生物学效应。第2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细胞间信号的转导包括几个方面:信号分子(第一信使)细胞表面受体跨膜转导系统(产生第二信使)胞内信号转导系统第3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主要内容胞外信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