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课后习题及答案.doc

发布:2019-06-06约2.53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 9.1 0.088 mg Fe3+.用硫氰酸盐显色后,在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50 mL,用1 cm比色皿,在波长480 nm处测得A=0.740。求吸收系数α及κ。 9.2 ?用双硫腙光度法测定Pb2+,Pb2+的浓度为0.08mg/50mL,用2cm比色皿在520nm下测得T=53%,求κ。 9.3 用磺基水杨酸法测定微量铁。标准溶液是由0.2160gNH4Fe(SO4)2·12H2O溶于水中稀释至500mL配制成的。根据下列数据,绘制标准曲线。 标准铁溶液的体积V /mL? 0.0? 2.0?? ? 4.0??? 6.0??? 8.0??? 10.0 吸光度???????????????? 0.0? 0.165? 0.320? 0.480? 0.630? 0.790 某试液5.00 mL,稀释至250 mL。取此稀释液2.00 mL,与绘制标准曲线相同条件下显色和测定吸光度。测得A=0.500。求试液铁含量(单位:mg/mL)。铁铵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82.178。 9.4 ?取钢试样1.0 g,溶解于酸中,将其中锰氧化成高锰酸盐,准确配制成250mL,测得其吸光度为1.00×10–3 mol·L-1 KMnO4溶液的吸光度的 9.5 用普通光度法测定铜。在相同条件下测得1.00×10-2 mol·L-1标准铜溶液和含铜试液的吸光度分别为0.699和1.00。如光度计透光度读数的相对误差为0.5%,测试液浓度测定的相对误差为多少?如采用示差法测定,用铜标准液为参比,测试液的吸光度为多少?浓度测定的相对误差为多少?两种测定方法中标准溶液与试液的透光度各差多少?示差法使读书标尺放大了多少倍? 9.6 某含铁约0.2%的试样,用邻二氮杂菲亚铁光度法)κ=1.1×104)测定。试样溶解后稀释至100mL,用1.00cm比色皿,在508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1)为使吸光度测量引起的浓度相对误差最小,应当称取试样多少克?(2)如果说使用的光度计透光度最适宜读数范围为0.200至0.650,测定溶液应控制的含铁的浓度范围为多少? 9.7?? ?某溶液中有三种物质,他们在特定波长处的吸收系数a(L·g-1·cm-1)如下表所示。设所用比色皿b=1cm。给出以光度法测定它们浓度的方程式。用mg·mL-1为单位。 物质 400nm 500nm 600nm A B C 0 2.00 0.60 0 0.05 1.80 1.00 0 0 9.8 在下列不同pH的缓冲溶液中,甲基橙的浓度均为2.0×10-4 mol·L-1。用1.00cm比色皿,在520nm处测得下列数据: pH?? 0.88?? 1.17?? 2.99? ? 3.41?? 3.95?? 4.89? ? 5.50 A??? 0.890? 0.890? 0.692? 0.552? 0.385? 0.260? 试用代数法和图解法求甲基橙的pKa值。 9.9 在0.1 mol·L-1HCl 溶液中的苯酚生物碱与波长365nm处的摩尔吸收系数为400;在0.2 mol·L-1NaOH 溶液中为17100。在pH=9.5的缓冲溶液中为9800。求 pKa值。 ?9.10 Mn2+与配合剂R-反应形成有色配合物,用摩尔比法测定其组成及稳定常数。为此,固定Mn2+浓度为2.00×10-4 mol·L-1,而R-的浓度则是变化的。用1cm比色皿在波长为525nm处得如下数据: C(R-)/( mol·L-1) A525 C(R-)/( mol·L-1) A525 0.500×10-4 0.750×10-4 1.00×10-4 2.00×10-4 0.112 0.162 0.216 0.372 2.50×10-4 3.00×10-4 3.50×10-4 4.00×10-4 0.449 0.463 0.470 0.470 ?? 求:(1)配合物的化学式;(2)配合物在525 nm处的κ;(3)配合物的K稳。 9.11???配制一系列溶液,其中Fe2+含量相同(各加入7.12×10-4 mol·L-1 Fe2+溶液2.00mL),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7.12×10-4 mol·L-1 的邻二氮杂菲溶液,稀释至25 mL后用 1cm比色皿在510nm处测得吸光度如下; 邻二氮杂菲溶液的体积/mL 2.00 3.00 4.00 5.00 6.00 8.00 10.00 12.00 A 0.240 0.360 0.480 0.593 0.700 0.720 0.720 0.720 ??? 求配合物的组成。 9.12 常温下指示剂HIn的Ka是5.4×10-7 mo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